106學年第1學期課程綱要

@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同學勿隨意影印教科書 。
Please respect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shall not copy the textbooks arbitrarily.

一、課程基本資料
開課序號 0910 課程學制
科目代碼 01UG006 課程名稱 臺灣小說選讀
英文名稱 Selected Readings in Taiwanese Novels
全/半年 必/選修 通識
學分數 2.0 每週授課時數 正課時數: 2 小時
開課系級 通識
領域類別 97-105入學:藝術與美感 ;106-108入學:語言與文學 藝術與美感
課程簡介 配合核心通識課程藝術與美感領域的教學目標,培養學生深度閱讀台灣經典小說的能力,並引導學習賞析小說的方法。從人物塑造、題材來源、情節結構、敘事觀點、場景描繪、語言文字等關鍵,以增進學生賞析文學作品美感的能力。導引探索台灣小說的歷史脈絡(context),討論藝術的創作背景、歷史事件、社會情境,並分析小說中的象徵、意象等文學要素,以及虛構/寫實等藝術表現的議題。以時代為導讀的先後順序,規劃以教師講述、問題討論、分組報告、教學網站交流以及影片賞析等方式,增進學生閱讀的興趣,以重新省思文學與現代生活的關連性。
課程目標 對應基本素養
1. 習得閱讀台灣小說的方法 學士:
 4 美感體驗與品味生活
 5 科學思辨與資訊素養
2. 培養學生具備美學、倫理現代公民核心素養。 學士:
 3 批判反思與人文涵養
 6 主動探究與終身學習
3. 以「問題導向」及「以學生主體」的活動,提昇自主學習的能力。 學士:
 1 溝通表達與團隊合作
 7 創新領導與問題解決
4. 引發省思文學作品與現代生活的關連性,期許年輕學子關懷臺灣為終極教育目標。 學士:
 2 多元文化與國際視野
 8 社會關懷與公民實踐

二、教學大綱
授課教師 林淑慧
教學進度與主題

18週的進度預定如下:
1.說明課程主旨、上課方式、內容進度、學期報告等實施方法,並概論台灣文學發展的脈絡。

2.台灣小說賞析的方法 (一)

導覽應用資料庫以廣泛蒐尋台灣小說參考文獻的方法。

3.講解期中報告的方法及步驟,分組討論準備事宜。

4.台灣小說賞析的方法 (二)

講義:林淑慧,〈日治末期《風月報》、《南方》所載女性議題小說的文化意涵〉

5.日治時期:楊逵〈送報伕〉選讀與賞析

6.師大通識講座

7.台灣小說賞析的方法 (三)

講義:林淑慧,〈日治時期啟蒙運動的再現-鍾肇政《滄溟行》、李喬《荒村》的歷史敘事〉

8.日治時期:呂赫若〈牛車〉選讀與賞析

9.日治時期:龍瑛宗〈植有木瓜樹的小鎮〉選讀與賞析

10.日治時期:楊千鶴〈花開時節〉選讀與賞析

11.戰後時期:王禎和〈香格里拉〉選讀與賞析識講座
12.分組成果分享 觀摩與回饋

13.講義:林淑慧,〈歷史創傷與行旅記憶:吳濁流作品的戰爭敘事〉

【台灣百年人物誌】:吳濁流影片賞析

【台灣作家身影系列】:楊千鶴影片賞析

賞析台師大圖書館典藏台灣作家紀錄片改編成的電影。

14.戰後時期:黃春明〈蘋果的滋味〉選讀與賞析

賞析台師大圖書館典藏台灣作家紀錄片及小說改編成的電影。

15.戰後時期:白先勇〈遊園驚夢〉選讀與賞析

16.戰後時期:拓跋斯.塔瑪匹瑪《最後的獵人》選讀與賞析

17.講義:林淑慧,〈遠遊的共鳴:《兩個芙烈達‧卡蘿》、《驅魔》的自我定位〉

18.成果分享 觀摩與回饋

 

 

教學方法
方式 說明
講述法 老師講述重要概論及理念
討論法 全班分組研讀小說主題,依進度報告並參與討論。
問題解決教學 教師設計問題情境,激發學生解決問題的動力。
合作學習 分組期中報告
專題研究 進行另類閱讀理解方式。
評量方法
方式 百分比 說明
作業 25 % 資料蒐集與整理的分組書面報告
課堂討論參與 30 % 課堂發表、資料蒐集、討論
出席 25 % 出席統計
專題 20 % 依據資料的蒐集成果與口頭報告加以評量
參考書目

1.教師自編講義
2.日治時期文學資料
《臺灣青年》、《臺灣》、《南音》、《台灣新文學》等日治時期東方文化書局複印本
《臺灣文藝叢誌》、《民俗臺灣》 、《臺灣民報》、《臺灣日日新報》、《臺灣新民報》、《三六九小報》、《風月》、《風月報》、《南方》等日治時期報紙文藝雜誌、各文化中心及出版社所編輯的「日治時期作家專集」
3.戰後及當代文學作品
小說作家作品集(含本課程所討論的作家與作品)
4.專著、影片、網站資料庫
林鎮山2002《台灣小說與敘事學》,台北:前衛出版社。
陳東榮、陳長房主編1995 《典律與文學教學》,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張京媛編1995 《後殖民主義與文化認同》,臺北:麥田出版社。
葉石濤1987 《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文學界雜誌社。
廖炳惠1994 《回顧現代:後現代與後殖民論文集》。臺北:麥田出版社。
廖炳惠編2003 《關鍵詞200:文學與批評研究的通用詞彙編》,臺北:麥田出版社。
Bill Ashcroft(比爾.阿希克洛夫特)等著、劉自荃譯.1998 《逆寫帝國:後殖民文學的理論與實踐》,臺北:駱駝出版社。
Douwe Fokkema(佛克馬)、Elrud Ibsch(蟻布思),袁鶴翔等譯1987 《二十世紀文學理論》,臺北:書林出版公司。
Edward W. Said著、王淑燕等譯1999 《東方主義》,臺北:立緒文化公司。
Edward W. Said,蔡源林譯2001 《文化與帝國主義》。臺北﹕立緒文化公司。
Edward W. Said、梁永安譯.2004 《文化與抵抗》,臺北:立緒文化。
Terry Eagleton(泰瑞.伊果頓),吳新發譯 1994 《文學理論導讀》,臺北:書林出版社。
Benedict Anderson 1991 Imagined Communities: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New York:Verso。
台師大圖書館【台灣作家身影】、【台灣百年人物誌】等光碟影片。
中央研究院臺史所【台灣歷史文化地圖系統】
國家圖書館【「臺灣文學作家作品資料庫」】

版權所有 © 202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