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學年第1學期課程綱要

@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同學勿隨意影印教科書 。
Please respect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shall not copy the textbooks arbitrarily.

一、課程基本資料
開課序號 2979 課程學制
科目代碼 AHM0108 課程名稱 中國繪畫中的圖像與文本專題研究
英文名稱 Special Topics on Image and Texts in Chinese Painting
全/半年 必/選修 選修
學分數 3.0 每週授課時數 正課時數: 3 小時
開課系級 藝史所(碩)
先修課程
課程簡介 從一開始,中國畫便具有教化之功能,因而承載著某些特定的意義,畫作被視為特定文本或文意的演譯,使人易於接受,產生共鳴,進而達成其教化或是宣示政令之目的,這是公領域的藝文創作。在私領域中,圖像也被用來詮釋個人的意圖,尤其是隱士圖像以及相關於隱居地圖文的創作,或隱諱或突顯的傳達出隱者的心志。至於中國文學史上某些著名的文學作品,更是一再的為人圖而繪之,圖像則往往在原有文本之外又透露其他的訊息。如何察覺這些訊息?如何讀出畫外之意?因著文本的演變、時代風尚與需求之變易、繪畫功能的不同、創作者注重點之轉換,在在都對圖像與文本之關係造成影響,而這些錯綜複雜的圖文關係,正是本課程所關心的焦點。
課程目標 對應系所核心能力
1. 以中國繪畫中圖像與文本之複雜關係作為討論主軸,檢視並探討中國歷代著名之畫作與其文本之關係。 碩士:
 1-2 知識/認知:具備藝術史專題研究的能力。
 2-1 職能導向:具備藝術鑑賞的基礎能力。
 3-1 個人特質: 具備審美能力與人文關懷。
 3-2 個人特質: 具備獨立思考與批判反省的能力。
 4-2 價值/倫理: 具備宏觀的國際視野,尊重藝術文化的多元與差異。
2. 以中國繪畫或是版畫圖像為對象,探討其圖文轉換的機制與模式。 碩士:
 1-1 知識/認知:具備作品分析與文獻資料蒐集的能力
 2-2 職能導向: 具備應用藝術史專門知?從事相關實務工作(講解、教導、傳播、寫作、編輯等等)的能力。

二、教學大綱
授課教師 林麗江
教學進度與主題
每週教學主題
教學主題 研究的畫作
課程介紹
成教化(一):
鑑戒圖繪 歷代帝王圖/聖賢圖繪
折檻圖/帝鑒圖說
成教化(二):
正統的宣示 採薇圖/晉文公復國圖
中興瑞應圖
助人倫(一):宮中規範 女史箴/閨範
助人倫(二):倫理道德的圖像表現 孝經圖/女孝經
隱士心聲(一):庭園之樂 草堂十誌/輞川圖/龍眠山莊圖
隱士心聲(二):以園明志 獨樂園圖/環翠堂園景圖
名勝與懷古 赤壁圖
理想的國度 桃源圖
文本的歷史創造:歷史上的文人雅集-有無之間 蘭亭修禊/西園雅集
文本的古典詮釋 洛神賦
文本的多重詮釋 韓熙載夜宴/琵琶行
找尋文本 清明上河圖/龍池競渡
文本的轉折 淵明事蹟圖/雅集卷
文本的視覺遊戲 西廂記
期末考/總報告
教學方法
方式 說明
討論法 鼓勵同學上課提問及參與討論
實地考察、參訪 校外參觀教學,以培養學生實物鑑賞之能力
媒體融入教學 以幻燈片、錄影帶輔助教學討論
評量方法
方式 百分比 說明
作業 30 %  
課堂討論參與 30 %  
專題 40 %  
參考書目 1.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輯委員會編輯,《文學名著與美術特展》(臺北市 : 國立故宮博物院, 2001)。
2. Alfreda Murck and Wen C. Fong ed., Words and Images: Chinese poetry,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New York: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 Princeton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1).
3. Erwin Panofsky, “Iconography and Iconology: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Renaissance Art,” in Erwin Panofsky, Meaning in the Visual Arts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2): 26-54.
4. Michael Baxandall, Patterns of Intention: On the Historical Explanation of Pictures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1985).
5.
陳葆真,〈圖畫如歷史:傳閻立本《十三帝王圖》研究〉,收於《台灣2002年東亞繪畫史研討會》論文集,台北,2002/10/4-7
6.
陳葆真, “Three Representational Modes for Text/Image Relationships in Early Chinese Pictorial Art,”《美術史研究集刊》第8期(2000),頁87-135
7.
陳葆真, “Time and Space in Chinese Narrative Paintings of Han and the Six Dynasties,” in Chun-chieh Huang and Erik Zurcher ed, Time and Space in Chinese Culture (Leiden, New York : E.J. Brill, 1995). (also check http://ccbs.ntu.edu.tw/FULLTEXT/JR-ENG/chen.htm
8.
石守謙,〈南宋的兩種規鑒畫〉,《藝術學》,第1期(1987),頁6-39
9. Julia K. Murray, “The Hangzhou Portraits of Confucius and Seventy-two Disciples (Sheng xian tu): Art in the Service of Politics,” in The Art Bulletin, vol.LXXIV, no.1 (March 1992): 7-18.
10. 板倉聖哲,〈喬仲常《後赤壁賦圖卷》(ネルソン?アトキンス美術館)の史的位置,《國華》第1270(20018),頁9-22
11.
古原宏伸,〈喬仲常「後赤壁賦圖卷」賞析〉,《書論》20(特集昭和壬戌赤壁紀念蘇東坡書畫資料展)198211月,頁285-30
12. 王克文,〈喬仲常《後赤壁賦圖卷》賞析〉,《美術鄉>11987-419874
13.
萬青力,〈喬仲常《後赤壁賦圖卷》補議〉,《美術》1988-819888月,頁58
14.
古原宏伸,〈喬仲常筆《後赤壁賦図卷》〉,《書論》20198211月,頁285-306
15. Pao-chen, Chen, “Three Representational Modes for Text/Image Relationships in Early Chinese Pictorial Art,” In
國立台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no.8 (2000.3):87-135.
16. Murray, Julia K. Sung Kao-tsung, Ma Ho-chin, and the Mao Shih Scrolls: Illustrations of the Classic of Poetry. Ph. D. diss., Princeton University, 1981.
17. Murray, Julia K. Ma Hezhi and the Book of Od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18. Murray, Julia K. “Sung Kao-tsung as Artist and Patron: The Theme of Dynastic Revival.” Paper presented at Nelson Gallery Symposium Artists and Patrons, 1985.
19. Murray, Julia K. “The Ladies’ Classic of Filial Piety and Sung Textual Illustration: Problems of Reconstruction and Artistic Context.” Ors Orientalis, 18 (1988), 95-129.
20. Murray, Julia K. “Didactic Art for Women: The Ladies’ Classic of Filial Piety.” In Weidner Marsha ed. Flowering in the Shadows: Women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and Japanese Painting, 27-54.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0.)
21. Murray, Julia K. “Ts’ao Hsun and Two Southern Sung History Scrolls” Ars Orientalis, 15:1-29.
22. Richard Barnhart, “Figure Painting of the Sung Dynasty,” in Along the Border of Heaven. (New York: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1983), 49-70.

版權所有 © 202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