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學年第1學期課程綱要

@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同學勿隨意影印教科書 。
Please respect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shall not copy the textbooks arbitrarily.

一、課程基本資料
開課序號 1526 課程學制
科目代碼 CHC7011 課程名稱 現代詩專題研究
英文名稱 Special Topics on Modern Poetry
全/半年 必/選修 選修
學分數 3.0 每週授課時數 正課時數: 3 小時
開課系級 國文系(碩)碩博合開
先修課程
課程簡介 本課程為深化研究生對現代詩的認知,擴大閱讀與研究視野而開設。 教學方向包括:日據時期台灣新舊文學論爭與中國五四時期新詩分析,1930、40年代台灣新詩發展的風貌,「跨越語言的一代詩人」的寫作策略與表現,1950年代現代詩運動與反共文化政策,所謂古典的重視、傳統的回歸是如何開展的,1970世代詩人崛起的意義、表現,抒情、前衛、遊戲與社會意義的辯證,台灣原住民詩、女性詩、政治詩,詩美學的對立與所謂的文化霸權,全球化時代閱讀、翻譯與創作的交融。
課程目標 對應系所核心能力
1. 探索台灣現代詩重大事件,認識現代詩在台灣新文學發展史的意義。 碩士:
 1-1 具備經史學、哲學、文學、語言文字、國文教學等專門知識。
 1-2 具備中國語言、文學、學術思想、文獻資料之認知與研究能力。
博士:
 1-1 具備經史學、哲學、文學、語言文字、國文教學等專門知識。
 1-2 具備中國語言、文學、學術思想、文獻資料之認知與研究能力。
2. 探索台灣現代傑出詩人的表現風貌,兼及中國五四以來新詩發展、日據時期創作流脈、西方詩人與詩學的影響。 碩士:
 1-3 具備理解、分析、評鑑文獻的能力。
 1-4 具備多元文化跨領域轉化、跨領域知識架構、科際整合的能力。
 2-3 具備應用語文特質,結合傳統文化,發展文創產業的能力。
博士:
 1-3 具備理解、分析、評鑑文獻的能力。
 1-4 具備多元文化跨領域轉化、跨領域知識架構、科際整合的能力。
 2-3 具備應用語文特質,結合傳統文化,發展文創產業的能力。
3. 掌握現代詩美學,研擬有價值的研究專題,建立現代詩研究座標。 碩士:
 2-4 具備檔案管理能力。
 3-1 具備良好的中文書寫及口語表達能力。
 3-2 具備培養靈感、激發創意、形成創見的能力。
 4-1 具備人文素養。
 4-4 能理解並尊重智慧財產權。
博士:
 2-4 具備檔案管理能力。
 3-1 具備良好的中文書寫及口語表達能力。
 3-2 具備培養靈感、激發創意、形成創見的能力。
 4-1 具備人文素養。
 4-4 能理解並尊重智慧財產權。

二、教學大綱
授課教師 陳義芝
教學進度與主題
第1-2週 教師講述現代詩史,分析發展脈絡,引導學生尋找有意義的課題。

第3-5週  教師講述現代詩名家名作,研究方法,引導學生研讀有感受的詩人個集。

第6-8週  學生個別報告詩文本閱讀心得,課堂討論後,完成書面報告。

第9-12週 重要詩學著作引介,論文閱讀,討論。

第13-15週 學生分組研究相關詩學論文,批評討論後,完成書面分組報告。

第16-18週  相關影音資料欣賞,及個人期末研究方向討論;最後一週繳交期末論文。
   
教學方法
方式 說明
講述法 教師講解分析時間約占50%
討論法 課堂討論約占30%,或由教師提問,或由學生分組討論
問題解決教學 或全體或個別指導約占10%,針對詩與詩學的疑點,及學生研究所遇困難
合作學習 所有同學均須參加分組研究
媒體融入教學 影音相關材料輔助教學以提高興趣。時間約占10%
專題研究 含期中分組研究報告及期末個人研究論文
評量方法
方式 百分比 說明
課堂討論參與 20 % 考評是否熱心學習,認知面相是否寬廣
出席 10 % 考評學習態度
報告 30 % 考評與他人合作學習的精神,議題深度、文筆、見解表現等
專題 40 % 考評研究能力及最終代表成果
參考書目 1.詩文本:

 洪範、麥田、三民、二魚、九歌、爾雅、揚智等出版社各種新詩讀本,
及不同年代重要詩人個集

2.論著:

 《歐美現代派文學概論》,上海文藝出版社

 《台灣現代詩美學》,北京大學出版社

 《台灣現代詩史論》,文訊雜誌社

 《台灣新文學發展重大事件論文集》,國家台灣文學館

 《二十世紀台灣文學專題》,萬卷樓圖書公司

 《台灣現代詩美學》,揚智文化公司

 《當代台灣新詩理論》,揚智文化公司

 《台灣現代詩經緯》,聯合文學出版社

 《台灣新詩研究──中生代詩家論》,五南圖書公司

 《聲納──台灣現代主義詩學流變》,九歌出版社

 《現代詩人結構》,聯合文學出版社

 《風格的誕生:現代詩人專題論稿》,允晨出版社

 《孤獨與美:台灣現代詩九家論》,釀出版



3.補充講義

 

 

版權所有 © 202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