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學年第1學期課程綱要

@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同學勿隨意影印教科書 。
Please respect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shall not copy the textbooks arbitrarily.

一、課程基本資料
開課序號 1528 課程學制
科目代碼 CHC8009 課程名稱 經典與詮釋學專題研討
英文名稱 Special Topics on Scripture and Hermeneutics
全/半年 必/選修 選修
學分數 3.0 每週授課時數 正課時數: 3 小時
開課系級 國文系(碩)碩博合開
先修課程
課程簡介 傳統中國釋經學自漢至清的發展,從字句訓詁到師法與家法的建立、專經與通經的爭辯,乃漢學、宋學之爭,有其斐然可觀的方法建立及方法論反省。對照於近代西方在聖經釋經學傳統的影響下發展出古典詮釋學,在歷史學研究的影響下,施萊瑪赫、狄爾泰及當代的貝蒂、赫施偏重方法論詮釋學發展,提出理解的普遍性與歷史性,尋求解釋的客觀有效性。海德格爾主體論詮釋學對方法論詮釋學思考提出主體性的轉向,伽達默爾《真理與方法》繼之而來的哲學詮釋學,以解釋的循環、效果歷史,強調主體與歷史流傳物之間視域融合,善意的辯證對話,開放文本意義詮釋為存有的自我彰顯。利科主張先驗的自我以理解作為其存在的一種模式,詮釋學的最終目的即在把握先驗的自我,由自身反思的間接性與語言的複雜多義性,建構說明與理解之間的辨證框架,完成其繞道的行動詮釋學。阿佩爾認為批發揮現世批判作用的詮釋學,不僅要有「不同的理解」,也主張對文本意義及作者意思兩者都要有較之以往更具批判性且更完備的理解,強調詮釋文本義理有更佳的時代適用性。哈伯瑪斯與阿佩爾都是從批判伽達默爾的語言唯心論出發,著重在人與人系統扭曲的溝通行動中,關注不同類型「言語行動」對應不同實在領域的理性溝通模式及其有效性,試圖轉換語言哲學的範式以實現社會批判之理想。 後現代詮釋學經常把作者與文本的關係置於一個疏離的次要地位,偏重昭顯文本與讀者的關係。德里達的解構特徵表現在批判語音中心主義,認為替補本原的痕跡與其所追索的本原之間存在著無法區分的替補污染,由此打破結構主義能所固化的指涉關係,使得詮釋成為一場能指到能指間無盡逸離的語言遊戲。傅柯藉尼采的系譜學方法展示類歷史背後的權力操控,批判主體憑藉權力關係掌控知識的語話結構。羅蒂反基礎主義的立場表現在對追求絕對真理毫無興趣,強調沒有正確的文本解釋,文本的意義在於文本的被使用而塑造出來。艾可的小說帶有解構意味,其詮釋學突出讀者的重要地位,主張簡潔而適切,反對過度詮釋,認為後起的詮釋不應少於舊有的詮釋。 本課程主要授課內容及教學目標如下: 1.簡介當代西方詮釋學主要流派:方法論詮釋學、本體詮釋學、哲學詮釋學、現象學詮釋學及後現代詮釋學。 2.通過伽達默爾所提出的哲學詮釋學觀點,實際例舉儒、釋、道三家經典文本分析,重省文本、意義、方法與前見等四個基礎思考在學術研究中的分位。 3.訓練邏輯思考能力,並實際運用詮釋學方法,以培養基本的學術研究能力。
課程目標 對應系所核心能力
1. 對中國傳統的經典詮釋史與當代西方詮釋學主要流派有基本的理解。 碩士:
 1-2 具備中國語言、文學、學術思想、文獻資料之認知與研究能力。
 1-4 具備多元文化跨領域轉化、跨領域知識架構、科際整合的能力。
 3-2 具備培養靈感、激發創意、形成創見的能力。
博士:
 1-2 具備中國語言、文學、學術思想、文獻資料之認知與研究能力。
 1-4 具備多元文化跨領域轉化、跨領域知識架構、科際整合的能力。
 3-2 具備培養靈感、激發創意、形成創見的能力。
2. 以當代西方詮釋學方法為借鏡,重審中國經典詮釋方法的優勢與可借鑑西方方法論之處。 碩士:
 1-2 具備中國語言、文學、學術思想、文獻資料之認知與研究能力。
 1-3 具備理解、分析、評鑑文獻的能力。
 1-4 具備多元文化跨領域轉化、跨領域知識架構、科際整合的能力。
 2-1 能針對不同媒體的性質,組織、重述與再現文本。
 3-2 具備培養靈感、激發創意、形成創見的能力。
博士:
 1-2 具備中國語言、文學、學術思想、文獻資料之認知與研究能力。
 1-3 具備理解、分析、評鑑文獻的能力。
 1-4 具備多元文化跨領域轉化、跨領域知識架構、科際整合的能力。
 2-1 能針對不同媒體的性質,組織、重述與再現文本。
 3-2 具備培養靈感、激發創意、形成創見的能力。
3. 訓練邏輯思考能力,並實際運用詮釋學方法,以培養基本的學術研究能力。 碩士:
 1-3 具備理解、分析、評鑑文獻的能力。
 1-4 具備多元文化跨領域轉化、跨領域知識架構、科際整合的能力。
 2-1 能針對不同媒體的性質,組織、重述與再現文本。
 3-1 具備良好的中文書寫及口語表達能力。
 3-2 具備培養靈感、激發創意、形成創見的能力。
博士:
 1-3 具備理解、分析、評鑑文獻的能力。
 1-4 具備多元文化跨領域轉化、跨領域知識架構、科際整合的能力。
 2-1 能針對不同媒體的性質,組織、重述與再現文本。
 3-1 具備良好的中文書寫及口語表達能力。
 3-2 具備培養靈感、激發創意、形成創見的能力。

二、教學大綱
授課教師 李幸玲
教學進度與主題

第一週  課程內容概說,評量標準說明。

第二週  近代西方詮釋學發展簡史

第三週  方法論詮釋學:施萊瑪赫、狄爾泰、貝蒂、赫施

第四週  本體論詮釋學:海德格爾

第五週  哲學詮釋學:伽達默爾

第六週  現象學詮釋學:利科

第七週  批判詮釋學:哈伯瑪斯、阿佩爾

第八週  激進詮釋學:德里達、傅柯、羅蒂、艾可

第九週  真理或方法:語言、文獻、方法、存有、意識型態、行動以及解構──當代詮釋學的反思

第十週  經典詮釋:學術論文閱讀分析(一)

第十一週  經典詮釋:學術論文閱讀分析(一)

第十二週  經典詮釋:學術論文閱讀分析(一)

第十三週  專題報告與討論(一)

第十四週  專題報告與討論(二)

第十五週  專題報告與討論(三)

第十六週  專題報告與討論(四)

第十七週  專題報告與討論(五)

第十八週  專題報告與討論(六)
教學方法
方式 說明
講述法 教師簡介詮釋學簡史及伽達瑪詮釋學的實際分析操作。
討論法 課堂提問與討論。
專題研究 學生個別專題報告及討論。
評量方法
方式 百分比 說明
作業 40 % 課前須先預習指定閱讀的範圍,於每次上課繳交札記500至1000字。
課堂討論參與 10 % 參與課堂討論發言。
報告 50 % 期末個別專題口頭及書面報告各佔25%。1.札記及期末報告繳交。2.札記及報告抄襲侵犯他人著作權者,該次作業成績以零分計算。
參考書目

洪漢鼎著《詮釋學史》(台北:桂冠出版社,2002)。

彭啟福《理解之思──詮釋學初論》(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

張鼎國《詮釋與實踐》(臺北:政大出版社,2011)

[美]帕瑪著,嚴平譯《詮釋學》(臺北:桂冠圖書公司,1992)。

[美]赫施著,王才勇譯《解釋的有效性》(上海:三聯書店,1991)。

[德]海德格爾著,張汝倫釋義《《存在與時間》釋義》(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德]伽達默爾著,洪漢鼎譯《真理與方法》(臺北:時報出版社,1993)。

[法]保羅.利科著,莫偉民譯《解釋的衝突》(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

[法]保羅.利科著,孔明安等譯《詮釋學與人文科學:語言、行為、解釋文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

[法]保羅.利科著,佘碧平譯《作為一個他者的自身》(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

黃筱慧、沈清楷主編《哲學與文化》第40卷第7期,呂格爾百年專題(革新號第470期)。

[德]哈伯馬斯著,曹衛東譯《交往行為理論》第一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德]哈伯馬斯著,曹衛東譯《現代性的哲學話語》(南京,譯林出版社,2004)

[法]米歇.傅柯著,王德威譯《知識的考掘》(台北:麥田出版社,1993)。

[法]米歇爾.福柯著,劉北成、楊遠嬰譯《瘋癲與文明》(北京:三聯書店,19973版)。

[法]米歇爾.福柯著,佘碧平譯《主體解釋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美]羅蒂著,黃勇編譯《後哲學文化》(上海:譯文出版社,2004)。

[法]德里達著,汪家堂譯《論文字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5)。

[法]德希達著,張寧譯《書寫與差異》(台北:國立編譯館,2004)。

[法]德希達著,楊恆達、劉北成譯《立場》(台北:桂冠出版社,1998)。

[義]安伯托.艾可著,張定綺譯《誤讀》(台北:皇冠出版社,2001)。

[義]安伯托.艾可著,倪安宇譯《玫瑰的名字》(台北:皇冠出版社,2014)。

[日]水野弘元著,劉欣如譯《佛典成立史》(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6)。

藍吉富著《佛教史料學》(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7)。

吳汝鈞《佛學研究方法論》上下冊(台北:學生書局,2006)。

劉笑敢《老子古今》上下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

李天虹《郭店竹簡《性自命出》研究》(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丁原植《郭店楚簡儒家佚籍四種釋析(台北:台灣古籍,2004)

黃俊傑編《中國經典詮釋傳統:通論篇(一)》(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

李明輝編《中國經典詮釋傳統:儒學篇(二)》(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

楊儒賓編《中國經典詮釋傳統:文學與道家經典篇(三)》(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

李明輝編《儒家經典詮釋方法》(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

林鎮國《辯證的行旅》(台北:立緒出版社,2002)。

林鎮國《空性與現代性》(台北:立緒出版社,2004)。

林鎮國《空性與方法:跨文化佛教哲學十四論》(台北:立緒出版社,2012)。

版權所有 © 202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