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學年第1學期課程綱要

@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同學勿隨意影印教科書 。
Please respect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shall not copy the textbooks arbitrarily.

一、課程基本資料
開課序號 1530 課程學制
科目代碼 CHC8016 課程名稱 佛教文學專題研究
英文名稱 Seminar on Chinese Buddhist Literature
全/半年 必/選修 選修
學分數 3.0 每週授課時數 正課時數: 3 小時
開課系級 國文系(碩)碩博合開
先修課程
課程簡介 漢文佛教文獻,包含漢譯佛典,以及中國等漢譯佛典傳播地的漢文佛教著述,累積相當龐大的文獻史料值得研究。掌握佛教文獻是從事佛教研究的基礎,因此本課程採取先鳥瞰漢文佛教文獻整體資料,包括中日韓漢譯藏經、敦煌文獻,中日韓現存的漢文佛教著述文獻,以及歷時性的佛教文獻更迭狀況,以得佛教文獻之整體概觀。接著,進入分論的部分,就漢譯佛典中佛傳、本生、譬喻、寓言故事,漢文佛教著述中的僧傳、禪門語錄、詩偈、佛教意象的東亞傳播等主題文獻進行文本選讀,以及相關重要論文研讀討論。以期能從漢文佛教文獻材料和佛教文學研究成果的配合研讀,學習文獻的解讀和論文議題的討論架構,對漢文佛教文獻與文學的相關知識體系的建構打下一個宏觀的基礎,有助於將來的研究或教學。
課程目標 對應系所核心能力
1. 建立漢文佛教文獻的整體概觀 碩士:
 1-1 具備經史學、哲學、文學、語言文字、國文教學等專門知識。
 1-2 具備中國語言、文學、學術思想、文獻資料之認知與研究能力。
 1-3 具備理解、分析、評鑑文獻的能力。
 1-4 具備多元文化跨領域轉化、跨領域知識架構、科際整合的能力。
博士:
 1-1 具備經史學、哲學、文學、語言文字、國文教學等專門知識。
 1-2 具備中國語言、文學、學術思想、文獻資料之認知與研究能力。
 1-3 具備理解、分析、評鑑文獻的能力。
 1-4 具備多元文化跨領域轉化、跨領域知識架構、科際整合的能力。
2. 掌握佛教文學的發展面向 碩士:
 2-1 能針對不同媒體的性質,組織、重述與再現文本。
 2-2 具備講解、教導、傳播中華傳統文化的能力。
 2-4 具備檔案管理能力。
博士:
 2-1 能針對不同媒體的性質,組織、重述與再現文本。
 2-2 具備講解、教導、傳播中華傳統文化的能力。
 2-4 具備檔案管理能力。
3. 培養佛教文學的研究能力 碩士:
 1-2 具備中國語言、文學、學術思想、文獻資料之認知與研究能力。
 2-3 具備應用語文特質,結合傳統文化,發展文創產業的能力。
 3-2 具備培養靈感、激發創意、形成創見的能力。
博士:
 1-2 具備中國語言、文學、學術思想、文獻資料之認知與研究能力。
 2-3 具備應用語文特質,結合傳統文化,發展文創產業的能力。
 3-2 具備培養靈感、激發創意、形成創見的能力。

二、教學大綱
授課教師 黃敬家
教學進度與主題

1  課程介紹

「佛教文學」範疇界定

漢文佛教文獻研究資料、工具書、網頁資源介紹

 

2  漢文佛教文獻導論

研讀岡部和雄、田中良昭編,辛如意譯,《中國佛教研究入門》

 第三章譯經、經錄、偽經

 第五章《大藏經》開版

第六章  中國佛教與周邊各國:高麗與日本藏經

 

3  漢文佛教文獻導論

研讀岡部和雄、田中良昭編,辛如意譯,《中國佛教研究入門》

   第二篇各論:唐宋元佛教發展問題瀏覽

研讀論文:

馮國棟,〈漢文佛教文獻學引論〉,《佛教文獻與佛教文學》,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1,頁2-31。

 

4  漢譯佛典中的佛傳

研讀文本:《佛所行讚》

討論論文:

侯傳文,《佛經的文學性解讀》,〈《佛所行讚》與佛傳文學〉,頁197-222,臺北:慧明文化公司,2002。

 

5-6  漢譯佛典中的寓言故事與中國文學

研讀文本:《賢愚經》選讀

討論論文:

季羨林,〈柳宗元〈黔之驢〉取材來源考〉,《比較文學與民間文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頁48-54。

梁麗玲,《賢愚經》研究,第四章賢愚經之故事類型語文學技巧,臺北:法鼓文化公司,2002,頁137-216。

 

7-8  漢譯佛典中的譬喻

研讀文本:《百喻經》選讀

討論論文:

丁  敏,《佛教譬喻文學研究》,臺北:東初出版社,1996,第三章第一節阿含經中的阿波陀那,頁75-90。

丁  敏,《佛教神通:漢譯佛典神通故事敘事研究》,臺北:法鼓文化出版社,2007,第三章大乘佛教的神通觀,頁161-196。

 

9   專題演講

 

10-11  漢文佛教高僧傳

研讀文本:

慧皎《高僧傳》、道宣《續高僧傳》、贊寧《宋高僧傳》之序

《高僧傳‧鳩摩羅什傳》、《續高僧傳‧玄奘傳》、《宋高僧傳‧義淨傳》、《海東高僧傳》(韓)、《東國高僧傳》(日)

討論論文:

蕭麗華,《「文字禪」詩學的發展軌跡》,臺北:新文豐出版社,2012,第七章惠洪詩禪的「春」意象:兼為「浪子和尚」辯誣,頁231-258。

黃敬家,〈幻化之影:唐代狂僧垂跡的形象及其意涵〉,《臺大佛學研究》第20期,頁55-90。

 

12  禪門語錄、詩偈的語言文化

研讀文本:〈碧巖錄序〉

討論論文:

周裕鍇,《禪宗語言研究入門》,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第一章禪宗語言研究史概述,頁1-71。

吳汝鈞,〈游戲三昧:禪的美學情調〉,《游戲三昧:纏的實踐與終極關懷》,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年,頁159-218。

黃敬家,〈宋元禪師對「趙州勘婆」公案的接受與多重闡釋〉,《漢學研究》第31卷第4期,2013年12月,頁145-178。

 

13-14  禪與詩學

研讀文本:唐司空圖《二十四詩品》、空海大師《文鏡秘府論》、宋嚴羽《滄浪詩話》選讀

討論論文:

張伯偉,〈禪學與詩話〉,《禪與詩學》,臺北:揚智文化出版社,1995,頁47-106。

蕭  馳,〈玄、禪觀念之交接與《二十四詩品》〉,《佛法與詩境》,臺北:聯經出版社,2012,頁263-316。

 

15  期末報告大綱討論

 

16  東亞佛教意象與文化的傳播

討論論文:

廖肇亨,〈惠洪覺範在明代:宋代禪學在晚明的書寫、衍異與反響〉,《中邊、詩禪、夢戲:明末清初佛教文化論述的呈現與開展》,臺北:允晨文化公司,2008,頁105-150。

黃敬家,〈宋元禪林中寒山等「四睡」意象的形成及其贊頌的游戲禪機〉,《寒山詩在宋元禪林的傳播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6,頁177-220。

陳懷宇,〈中古佛教馴虎記〉,劉苑如主編,《體現自然:意象與文化實踐》,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12,頁175-228。

 

17  敦煌佛教文獻與文學

研讀岡部和雄、田中良昭編,辛如意譯,《中國佛教研究入門》,第四章敦煌佛教

研讀文本:《維摩詰經》、〈維摩詰經講經文〉(S.4571)

                 《佛說九色鹿經》、〈佛說九色經變文〉

討論論文:

鄭阿財,〈敦煌寫本「九想觀」詩歌新探〉,頁276-304,《敦煌佛教文獻與文學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孫昌武,《中國文學中的維摩與觀音》,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第六章唐代文人居士與維摩詰,頁136-168。

 

18  期末報告寫作

 

教學方法
方式 說明
講述法 教師講授基本知識背景、學生閱讀指定文本和論文,共同討論。
討論法  
專題研究  
評量方法
方式 百分比 說明
課堂討論參與 30 % 每人負責導讀一篇論文。
報告 70 % 學期報告一篇(6000字)
參考書目

王開府教授,「佛學研究基本文獻及工具書」網頁:http://web.cc.ntnu.edu.tw/~t21015/B-data92.htm

水野弘元著,劉欣如譯,《佛典成立史》,三民書局,1996。

水野弘元著,許洋主譯,《佛教文獻研究》,臺北:法鼓出版社,2003。

方廣錩主編,《佛教文獻研究》,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

岡部和雄、田中良昭編,辛如意譯,《中國佛教研究入門》,臺北:法鼓文化出版社,2013。

藍吉富,《佛教史料學》,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01。

趙飛鵬,《文獻學之傳承與探新》,第四章文獻學與佛教研究,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14,頁345-427。

馮國棟,〈漢文佛教文獻學引論〉,《佛教文獻與佛教文學》,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1,頁2-31。

關世謙譯,《佛學研究指南》,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3。

小野玄妙,《佛教文學概論》,東京:甲子社書房,1925。

深浦正文,《佛教文學概論》,京都:永田文昌堂,1970。

巴壺天,《禪骨詩心集》,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0。

皮朝綱,《禪宗的美學》,高雄:麗文文化公司,1995。

田中良昭編著,《禪學研究入門》,東京:大東出版社,2003。

加地哲定著,劉衛星譯,《中國佛教文學》,高雄:佛光出版社,1993。

平川彰等著,許明銀譯,《佛學研究入門 》,臺北:法爾出版社,1990。

宇井伯壽著,李世傑譯,《中國佛教史》,協志工業公司。

任繼愈,《中國佛教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1。

鐮田茂雄著,關世謙譯,《中國佛教史》,高雄:佛光出版社,1986。

陳援庵撰,《中國佛教史籍概論》, 新文豐出版。

曹仕邦著,《中國佛教譯經史論集》,東初出版社。

龔雋、陳繼東,《中國禪學研究入門》,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

周裕鍇,《禪宗語言研究入門》,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

汪  娟,《唐宋古逸佛教懺儀研究》,壹導論(佛教懺儀的意義,中國佛教懺儀的發展),頁1-12;貳《降生禮文》與八相成道,頁21-60,台北:文津出版社,2008。

鄭阿財,〈敦煌寫本「九想觀」詩歌新探〉,頁276-304;〈敦煌禪宗詩歌「行路難」綜論〉,頁305-336,《敦煌佛教文獻與文學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丁  敏,《佛教譬喻文學研究》,臺北:東初出版社,1996。

丁  敏,《佛教神通:漢譯佛典神通故事敘事研究》,臺北:法鼓文化出版社,2007。周裕鍇,《中國禪宗與詩歌》,高雄:麗文文化公司,1994。

侯傳文,《佛經的文學性解讀》,臺北:慧明文化公司,2002。

孫昌武,《詩與禪》,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4。

孫昌武,《佛教與中國文學》,臺北:東華書局,1989。

蔣述卓,《佛經傳譯與中古文學思潮》,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

梁麗玲,《漢譯佛典動物故事之研究》,第七章佛典「鴈銜龜」故事的傳播與發展,頁281-308,台北:文津出版社,2010。

曾祖蔭,《中國佛教與美學》,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

張國慶,《《二十四詩品》詩歌美學》,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8。

張曼濤主編,《佛教與中國文學》,「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19冊,臺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

黃景進,《嚴羽及其詩論之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6。

葛兆光,《禪宗與中國文化》,臺北:天宇出版社,1988。

廖肇亨,〈聖境與生死流轉:日本五山漢詩中普陀山文化意象的嬗變〉,頁191-226,《東亞文化意象之形塑》,臺北:允晨文化公司,2011。

蔡榮婷,《《祖堂集》禪宗詩偈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2003。

蕭麗華,《唐代詩歌與禪學》,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7。

蕭麗華,《「文字禪」詩學的發展軌跡》,臺北:新文豐出版社,2012。

蕭麗華,《東亞漢詩及佛教文化之傳播》臺北:新文豐出版社,2014。

蕭  馳,《佛法與詩境》,第二章如來清淨禪與王維晚期山水小品〉,頁87-130;第六章玄、禪觀念之交接與《二十四詩品》,頁263-316,台北:聯經出版社,2012。

張國慶,《《二十四詩品》詩歌美學》,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8,第八章自然:從哲學到文學的歷史追求,頁218-231。

黃敬家,《寒山詩在宋元禪林的傳播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6。

黃敬家,《贊寧《宋高僧傳》敘事研究》,台北:臺灣學生書局,2008。

黃敬家,《詩禪‧狂禪‧女禪:中國禪宗文學與文化探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1。

周裕鍇,《禪宗語言》,臺北:宗博出版社,2002。

廖肇亨,《中邊‧詩禪‧夢戲:明清禪林文化論述的呈現與開展》,臺北:允晨出版社,2008。

李豐楙、廖肇亨主編,《聖傳與詩禪:中國文學與宗教研究論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7。

石守謙、廖肇亨主編,《東亞文化意象的形塑》,臺北:允晨出版社,2011。

李豐楙、廖肇亨主編,《沈淪、懺悔與救度:中國文化的懺悔書寫》,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13。

釋果鏡、廖肇亨主編,《求法與弘法:漢傳佛教的跨文化交流》,臺北:法鼓文化,2015。

 

版權所有 © 202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