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學年第1學期課程綱要

@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同學勿隨意影印教科書 。
Please respect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shall not copy the textbooks arbitrarily.

一、課程基本資料
開課序號 1650 課程學制
科目代碼 CHU0161 課程名稱 武俠小說概論
英文名稱 Introduction to Martial Art Novel
全/半年 必/選修 選修
學分數 3.0 每週授課時數 正課時數: 3 小時
開課系級 國文系(學)2年級
先修課程
課程簡介 以「武俠小說」此一文類為基礎,了解通俗文學的基本特質,並透過文類興衰的流行現象,探討政治、社會、文化等時代背景之於文學創作之內容主題、形式風格的影響,發掘通俗文學的「趣味」與「嚴肅」,予以重新評價、定位。
課程目標 對應系所核心能力
1. 以「武俠小說」為出發點,了解通俗文學的基本型態,認識其創作之內容、形式與文化、社會之精神內涵。 學士:
 1-1 具備經史學、哲學、文學、語言文字、國文教學等專門知識。
 1-3 具備理解、分析、評鑑文獻的能力。
 2-2 具備講解、教導、傳播中華傳統文化的能力。
2. 提升研讀並深入分析作品,進一步探討其深層結構的技巧,培養閱讀、思考與鑑賞的能力。 學士:
 1-2 具備中國語言、文學、學術思想、文獻資料之認知與研究能力。
 4-4 能理解並尊重智慧財產權。
3. 透過對武俠小說之出版、刊行與流通的觀察,了解媒體力量與武俠文化傳播之間的連動性;進一步探討武俠小說如何因社會的變遷而逐漸式微,並給予其公正的定位及評價。 學士:
 1-4 具備多元文化跨領域轉化、跨領域知識架構、科際整合的能力。
 3-2 具備培養靈感、激發創意、形成創見的能力。
4. 從通俗之武俠小說為基礎,從基本的作品賞析切入,拓展、引導學生對於當代文學、社會現象的興趣與思考。 學士:
 2-3 具備應用語文特質,結合傳統文化,發展文創產業的能力。
 3-1 具備良好的中文書寫及口語表達能力。
 3-4 具備人文關懷能力。
 4-1 具備人文素養。

二、教學大綱
授課教師 林保淳
教學進度與主題
       (一)上學期:

第一週武俠小說與通俗文學的基本介紹:從讀者介入看通俗小說的精神。

第二週武俠小說的類型特色:武與俠。

第三週談武論俠(一):武的意涵——從武士到武技、武藝與武功(十八

般武器介紹)。

第四週談武論俠(二):俠的意涵——從游俠、少俠、劍俠、義俠到武俠。

第五週俠與中國文化(一):非理性的俠客;俠的生命情調。

第六週俠與中國文化(二):俠客與律法的衝突和協調;俠客創造時代,

        時代塑造俠客;英雄與英雄崇拜。

第七週武俠小說發展史(一):從唐以前的歷史名俠到唐代的劍俠。

第八週武俠小說發展史(二):從短篇話本中的俠到章回小說中的俠(水

滸傳》、《三俠五義》到《七劍十三俠》)。

第九週港台武俠小說概論(一):舊派武俠的「南向北趙」→「北派五大

家」(還珠樓主、白羽、鄭證因、王度盧、朱貞木)。

第十週港台武俠小說概論(二):「新派」的崛起(梁羽生與金庸)。

第十一週分組報告、討論與講評。

第十二週分組報告、討論與講評。

第十三週分組報告、討論與講評。

第十四週期末考試。

(二)下學期:

第一週台灣武俠小說的出版與流傳(一):跨越重洋的作家、牟利為主的

出版商(八大書系)。

第二週台灣武俠小說的出版與流傳(二):別無選擇的讀者、讀者服務(小

說出租店、文化地攤)、從廣播到電影、連續劇與發行光碟。

第三週台灣武俠小說概論(一):啟蒙期的郎紅浣、孫玉鑫、伴霞樓主。

第四週台灣武俠小說概論(二):早期的臥龍生、諸葛青雲、司馬翎。

第五週台灣武俠小說概論(三):中期的古龍、東方玉、雲中岳。

第六週台灣武俠小說概論(四):中期的獨孤紅、柳殘陽。

第七週台灣武俠小說概論(五):晚期的溫瑞安;從李涼、奇儒及黃易。

第八週武俠小說的世界(一):武俠小說的通俗性與文學性;武俠小說中

的虛構世界。

第九週武俠小說的世界(二):武俠小說的模式化情節與場景設計。

第十週武俠小說的世界(三):武俠小說中的女俠與男俠。

第十一週武俠小說介紹及選讀(一):唐宋劍俠小說、元明清俠義小說、

          近代武俠小說。

第十二週武俠小說介紹及選讀(二):金庸與梁羽生。

第十三週武俠小說介紹及選讀(三):古龍與溫瑞安。

第十四週武俠小說介紹及選讀(四):司馬翎與台灣十大家。

第十五週分組報告、討論及講評。

第十六週分組報告、討論及講評。

第十七週分組報告、討論及講評。

第十八週期末考試。
教學方法
方式 說明
講述法  
討論法 分組報告後,輪流給予意見回饋
合作學習 分組上台,進行報告
實驗/實作 武俠小說習作
實地考察、參訪  
媒體融入教學 使用E化教室,交錯進行課程講解及經典武俠電影欣賞
其他 如有作業未交、考試未參加者,一律以不及格或零分計。
評量方法
方式 百分比 說明
作業 15 % 每學期進行「武俠小說習作」一篇,於網路繳交作業,並進行批改。測驗學生:能否依指定時間完成作業?能否理解並尊重智慧財產權?能否具備應用語文特質,結合傳統文化,發展文創產業的能力?
期中考 25 % 紙筆測驗
期末考 25 % 紙筆測驗
課堂討論參與 10 % 針對指定討論之題目及報告回饋,測驗學生:能否具備經史學、哲學、文學、語言文字、國文教學等專門知識,以及中國語言、文學、學術思想、文獻資料之認知與研究能力?能否具備培養靈感、激發創意、形成創見的能力?
出席 10 % 是否按時、準時出席,不無故缺曠。
報告 15 % 分組上台報告。測驗學生:能否具備理解、分析、評鑑文獻的能力?能否理解並尊重智慧財產權?能否具備人文素養?能否具備講解、教導、傳播中華傳統文化的能力?能否具備多元文化跨領域轉化、跨領域知識架構、科際整合的能力?
參考書目

(一) 基本用書:

葉洪生、林保淳,《台灣武俠小說發展史》,遠流出版公司

(二) 參考用書:

1. 陳必祥,《通俗文學概論》,杭州大學出版社
2.
張贛生,《民國通俗小說論稿》,重慶出版社
3.
周啟志,《中國通俗小說理論綱要》,文津出版社
4.
陳大康,《通俗小說的歷史軌跡》, 湖南出版社
5.
陳平原,《千古文人俠客夢》,人民文學出版社
6.
林保淳,〈從通俗的角度看武俠小說〉
7.
林保淳,〈民國以來「武俠研究」評議〉
8.
龔鵬程,《大俠》,錦冠出版社
9.
劉若愚著.周清霖等譯,《中國之俠》,上海三聯書店

10. 林保淳,〈從游俠、少俠、劍俠到義俠-中國古代俠義觀念的演變〉
11.
林保淳、龔鵬程編,《二十四史俠客資料匯編》,學生書局
12.
王海林,《中國武俠小說史略》,北岳文藝出版社
13.
羅立群,《中國武俠小說史》,遼寧人民出版社
14.
劉蔭柏,《中國武俠小說史(古代部分)》,花山文藝出版社
15.
陳山,《中國武俠史》,上海三聯書店
16.
淡江中文系主編,《俠與中國文化》,學生書局

17. 蔡翔,《俠與義-武俠小說與中國文化》,北京十月文藝社
18.
曹正文,《中國俠文化史》,上海文藝出版社
19.
葉洪生,《談藝錄-葉洪生論劍》,聯經出版社
20.
沈登恩等,各名家論金庸二十幾種,遠景出版社

【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同學勿隨意影印教科書

版權所有 © 202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