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學年第1學期課程綱要

@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同學勿隨意影印教科書 。
Please respect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shall not copy the textbooks arbitrarily.

一、課程基本資料
開課序號 1669 課程學制
科目代碼 CHU0211 課程名稱 文字學(一)
英文名稱 Chinese Etymology (I)
全/半年 必/選修 必修
學分數 2.0 每週授課時數 正課時數: 2 小時
開課系級 國文系(學)2年級乙班
先修課程
課程簡介 文字學是一門探討漢字產生源流與演變過程的課程,課程的研究標的多數集中在漢字發展的上古時期的文字資料,也就是先秦兩漢階段,課程所需的國學概論與文史周邊知識相當多元,所以安排在大二教授。課程教授重點集中在下述諸點:文字與語言產生的原因、與漢語密切結合的文字特色、漢字演變的重大階段、甲金篆隸的不同特點、六書的產生與流變。
課程目標 對應系所核心能力
1. 經由考古發現的介紹,使學習者認識漢字不同於其他文字系統的的特徵、優點及功能。 學士:
 1-1 具備經史學、哲學、文學、語言文字、國文教學等專門知識。
 1-2 具備中國語言、文學、學術思想、文獻資料之認知與研究能力。
 1-3 具備理解、分析、評鑑文獻的能力。
2. 經由甲文、金文、戰國文字的演進歷程簡介,使學習者了解漢字的演變過程及演變規律。 學士:
 2-1 能針對不同媒體的性質,組織、重述與再現文本。
 2-2 具備講解、教導、傳播中華傳統文化的能力。
3. 經由詳細的字例說解,使學習者明瞭漢字的發展過程及文字學史。 學士:
 3-2 具備培養靈感、激發創意、形成創見的能力。
 3-4 具備人文關懷能力。
4. 經由教材中出土材料的導入,使學習者掌握出土文獻的材料與研究方法。 學士:
 4-1 具備人文素養。
 4-2 能遵守語言基本規範。

二、教學大綱
授課教師 黃麗娟
教學進度與主題

(僅依上下學期共計三十六週次安排如下)

() 課程說明、作業安排。文字與漢字起源簡介。
(
) 史前考古材料介紹+上古文字材料介紹
(
) 史前考古材料介紹+上古文字材料介紹
(
) 六書理論與字例介紹:象形1(定義、區別、獨體、聲化)
(
) 六書理論與字例介紹:象形2(定義、區別、獨體、聲化)
(
) 六書理論與字例介紹:象形3(定義、區別、獨體、聲化)
(
) 六書理論與字例介紹:象形4(定義、區別、增體、聲化)
(
) 六書理論與字例介紹:象形5(定義、區別、增體、聲化)
(
) 六書理論與字例介紹:象形6(定義、區別、變體、聲化)

() 期中考試 + 說文解字點書檢查
(
十一) 六書理論與字例介紹:指事1(定義、區別、獨體、聲化)
(
十二) 六書理論與字例介紹:指事2(定義、區別、增體、聲化)
(
十三) 六書理論與字例介紹:指事3(定義、區別、變體、聲化)
(
十四) 六書理論與字例介紹:會意1(定義、分類、同文、聲化)
(
十五) 六書理論與字例介紹:會意2(定義、分類、對文、聲化)
(
十六) 六書理論與字例介紹:會意3(定義、分類、異文、聲化)

(十七) 六書理論與字例介紹:會意4(定義、分類、兼聲與否、亦聲、聲化)

(十八) 期末考試 + 說文解字點書檢查

教學方法
方式 說明
講述法 教師課堂講述字例與演示文字演變。
討論法 學生若有疑問,課後由教學助理安排教師參與討論。
媒體融入教學 前三週教師自製教學PPT檔,演示漢字考古發掘與演變過程。
評量方法
方式 百分比 說明
作業 15 % 點書作業:15% 上學期:《說文》點書至425頁 下學期:《說文》點書至780頁
期中考 30 % 期中考30%
期末考 40 % 期末考40%
課堂討論參與 5 % 斟酌給分5%
出席 15 % 平日出席:15%
參考書目 1、裘錫圭:《文字學概要》,臺北:萬卷樓。-- 課用教科書
2
、唐蘭:《中國文字學》,臺北:開明書局。
3
、詹鄞鑫:《漢字說略》,臺北:洪葉文化。
4
、林尹:《文字學概要》,臺北:正中書局。
5
、龍宇純:《中國文字學》,臺北:學生書局。
7
、胡樸安:《中國文字學史》,臺北:商務印書館。
8
、劉翔等人:《商周古文字讀本》,語文出版社1989年。
9
、梁東漢:《漢字的結構及其流變》,上海教育。
10
、唐蘭:《增訂本古文字學導論?殷虛文字記》,學海出版社。
11
、王鳳陽:《漢字學》,吉林文史。
12
、王初慶:《中國文字的構造》,文史哲。
13
、李孝定:《漢字史話》,聯經。
14
、李孝定:《漢字的起源與演變論叢》,聯經。
15
、李學勤:《古文字學初階》,萬卷樓 。
16
、高明:《中國古文字學通論》,北京大學。

版權所有 © 202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