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學年第1學期課程綱要

@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同學勿隨意影印教科書 。
Please respect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shall not copy the textbooks arbitrarily.

一、課程基本資料
開課序號 1220 課程學制
科目代碼 GCU0130 課程名稱 色彩量測與應用
英文名稱 Color Measurement and Application
全/半年 必/選修 選修
學分數 2.0 每週授課時數 正課時數: 2 小時
開課系級 圖傳系(學)2年級
先修課程
課程簡介 形狀與色彩資訊是圖文傳播的重要呈現,經過解讀成爲傳播的內容。色彩本身具有某種意涵,而色彩的變化也可以定義形狀,因此對色彩資訊的掌握,在圖文傳播的領域是重要環節。值此大數據觀念盛行的世代,如何運用數位化的工具來量測與敘述色彩的數據,進一步到實務應用是此課程的終極目標,而其背後的科學原理與技術亦會在此課程中說明。 國際照明委員會(CIE) 於1931年制定世界人類共同的視覺色彩配色函數(Color Matching Functions),定義了數位化色彩空間的標準,開啟了國際上建基於人類視覺特性的色彩量測之研究與應用的領域。本課程將以國際照明委員會(CIE)的色彩度量學(Colorimetry)作為課程的立論基礎,著重於以數值式的量測來描述色彩的特性,並說明其原理及應用方向,可作為色彩複製、色彩品質管制、彩色影像處理、影像科學等研究之基礎。
課程目標 對應系所核心能力
1. 能夠認識色彩呈現的原理與現況 學士:
 1-1 具有因應數位匯流趨勢,以圖文為基礎發展跨媒體傳播的應用科技內涵之能力
 1-2 具有運用資訊科技及設計知能,從事圖像、文字及聲音之整合製作、出版與經營之能力
2. 能夠了解色彩的關連與複製 學士:
 1-3 具有圖文傳播企劃之知能、理論基礎及相關知識能力
3. 能夠了解色彩的計算與量測 學士:
 1-4 具有溝通表達、多元文化、多元視角、分析整合、創新與實踐之能力
4. 能夠了解色彩的工具與校正 學士:
 2-2 具有圖文與影視傳播之創作、科技整合、企畫執行與設計之能力
5. 能夠建立色彩蒐集與回饋 學士:
 2-3 具有運用數位科技連接圖文傳播相關創意,並應用於職場中實務之能力
 3-1 具有圖文傳播專業知識與實務應用之能力,以及將創意與產品與世界接軌之能力
 3-2 具有包容多元藝術形式的胸襟、發揮創意,展現圖文傳播之新契機之能力
 3-3 具有人文素養及社會關懷之精神
6. 能夠建立色差的比對 學士:
 4-1 具有獨立批判與分析,學習進行對外溝通與自我實現之能力
7. 能夠建立專屬特別色 學士:
 1-5 具有造型經營和設計思維的能力,將自己的創意構思直觀地用形象表達之能力
 2-1 具有創意思考、藝術整合與設計之能力
 4-2 具有認知智慧財產權、品牌保護、產學合作技術轉移與授權等專業法規知識之能力

二、教學大綱
授課教師 陳仙舟
教學進度與主題

1週課程介紹:色彩量測與比對的範圍

2週課程介紹:色彩量測與比對的缺陷(認識與練習)

【閱讀】色彩原理與光譜儀

【活動】選擇分析區域與紀錄原稿

【繳交個人作業】製作比對影像之色彩紀錄器

3週課程介紹:色彩量測與比對的應用範圍(認識與練習)

4週課程介紹:儀器記錄的色彩量測與比對(認識與練習)、色彩量測與比對的要求(認識與練習)

5週課程介紹:多光源觀色燈箱與分光儀操作(認識與練習)

6週課程介紹:RGB加光性的應用與產品(認識與練習)

【閱讀】原稿色彩與環境光

【活動】環境干擾與區隔分析

【繳交個人作業】製作色彩數據分析



7週課程介紹:YMCK減光性的應用與產品(認識與練習)

8週課程介紹:色樣的量測設計與輸出、RGBYMCK的製程測試與設計

9週課程介紹:設計稿件的數位輸出與量測

10週課程介紹:期中考

【閱讀】色光與色彩標準座標

【活動】轉繪photoshop 色樣座標

【繳交個人作業】製作色彩座標分析

11週課程介紹:量測加工系統(特色設計、確認方法與效果、應用)

12週課程介紹:視覺的曲線修正(設計與應用)

13週課程介紹:數位控制導表(設計與應用)

14週課程介紹:色彩配色(設計與應用)

【閱讀】視覺與複製色料轉色光之色差原理

【活動】選攝液晶螢幕紀錄原稿與比對之色彩紀錄器

【繳交個人作業】製作液晶螢幕色彩數據分析及座標

15週課程介紹:原稿的量測(設計與應用)

16週課程介紹:調整版調所需要的工作(設計與應用)

17週課程介紹:顯示器色彩量測 (設計與應用)

18週課程介紹:內容設計與應用報告A

【閱讀】視覺與複製色光轉色料之色差原理

【活動】選攝印刷品紀錄原稿與比對之色彩紀錄器

【繳交個人作業】製作印刷品色彩數據分析及座標

教學方法
方式 說明
講述法 講述專業領域之定義、緣起、內涵、製程、配方、重要概念、理論、方法、作業模式、計量、數據分析、圖案設計等,建構與激發專業知識的深入核心內涵。
討論法 討論執行過程與重要議題,從觀察與材料應用,內容應用,媒材特性應用,作業設備選用與配對,分為全班討論與小組討論,效果鑑賞等,促進作業與練習能發展出應對模組,以轉化有形資料為無形資產。
問題解決教學 從微形核心與關鍵問題,結合自訂應予改善目標,促進個體知識資源與技能資源,應用設定點與轉換點核心技術,產生高等智慧路徑與高速學習曲線,快速對應新時代所需之創新能力
合作學習 從課程中分工,藉由多元角落主題與邊界跨越設計,激發知識探索與點燃智慧火花,透過知識累積、知識分享、知識生成、知識轉化、知識應用,形成多元非線性共同實踐,達到意識→解析→決策→行動的合作學習能力。
實驗/實作 透過對實驗與實作過程的觀察、試驗、分析、判斷、研究、推理、設計、應用等抽象過程的複雜轉化,營造從實踐中學習真實與科學過程的非等價知識交換、關鍵與核心現象、挖掘問題產生新探索、新智能、新知識,並發掘有趣的隱性知識,深化教育與學習效能。
實地考察、參訪 作為促進與認識社會進步之高度動態發展,藉由教育投入了解專業營運規模、優良制度與特色、商品之環境依賴、專業訣竅,以建構未來情境之就業能力、智能導引能力、智能資源組織能力等方面之高等無形價值,提供社會建立強力擴張潛力的價值來源。
媒體融入教學 採用高畫質媒體、高精密媒體、高速度媒體進行特色課程之導引、紀錄、實作與分析,作為協助與建構教學之成效。
專題研究 透過教師引導,發展個人生涯規劃、頂尖課程探索、主題變化、內容設計、受體裝飾、品牌包裝、發展專業研究計畫。
其他  
評量方法
方式 百分比 說明
作業 40 % 個人平時作業包括:專題樣品蒐集與關聯經驗、主題報告、內容設計與印刷輸出、外觀美化與包裝、配件創新設計、複合材質應用、資源材料再生與應用,關聯核心科學知識、關聯產業實用方案、問題解決與創新練習、量產工法實作、觀察或訪談
期中考 30 % 測驗專業知識與隱性知識(申論題)
期末考 30 % 測驗環境導引與智能規律(申論題)
參考書目  自編教材

版權所有 © 202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