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學年第1學期課程綱要

@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同學勿隨意影印教科書 。
Please respect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shall not copy the textbooks arbitrarily.

一、課程基本資料
開課序號 1866 課程學制
科目代碼 GEU0006 課程名稱 經濟地理
英文名稱 Economic Geography
全/半年 必/選修 必修
學分數 3.0 每週授課時數 正課時數: 3 小時
開課系級 地理系(學)1年級乙班
先修課程
課程簡介 有別於從廠商及政府政策角度的經濟發展理論之理解,本課程從空間角度析解產業及地方經濟的發展,強調產業經濟與空間發展之關係。課程內容除涵蓋區位理論、地租、中地理論等傳統的經濟區位分析與應用介紹之外,有關都市經濟與發展策略、產業區域的再結構發展與空間不同尺度的連動亦為本課程之重點。
課程目標 對應系所核心能力
1. 藉地表人類經濟活動的區位,經濟系統的形塑,經濟資源的使用等事實,說明和驗證與經濟地 理有關的理論和原理原則。 學士:
 1-1 了解地理學知識的基本內涵,包括理論概念、區域特色等
2. 應用經濟地理的理論和原理原則,闡釋或預測地表人類經濟活動的空間組織。 學士:
 2-1 具備地理學的內涵與技能、應用於實務研究、規劃與管理能力
 2-2 具備環境議題分析與應用能力,能整合地理學知識與技能應用於環境評估與規劃
3. 透過文獻的蒐集與閱讀,訓練文獻蒐集、整理與解讀的技術,並據以擴張『思考經濟地理問題』的視野。 學士:
 1-2 熟練地理學研究所需的基本技能,包括GIS操作、地圖繪製、資料蒐集、整理與分析等
 1-3 具備從事地理學研究的基本能力,包括問題意識、解析方法、論文撰述等

二、教學大綱
授課教師 陳國川
教學進度與主題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地理學的學科性質     
第二節 經濟地理學的研究目的     
第三節 經濟地理學的研究對象
第四節 經濟地理學的研究途徑
第五節 經濟地理學的研究觀點

第二章 世界體系的建構
第一節 中古歐洲的封建經濟
第二節 重商主義的興起
第三節 工業革命與殖民主義的發展
第四節 現代世界體系的結構

 第三章 經濟活動的空間組織
第一節 農業系統和農業活動的類型
第二節 農業類型的發展
第三節 區位租和邱念理論
第四節 產業活動的空間組織

第四章 口湖地區的環境變遷與居民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口湖地區的農業墾殖
第三節 原始農業環境
第四節 傳統維生方式
第五節 土地改良 

第五章 製造業的區位理論
第一節 古典的工業區位論
第二節 古典工業區位理論的修正
第三節 產品的生命周期、更漏效應與工廠的區位決策
第四節 知識產業的發展與區位轉移
第五節 通訊革命、自動化生產與產業區位重組

第六章 區位理論的修正與區域結構的重組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全球化涉及的概念
第三節 新經濟學說


     
第四節 知識產業、多國籍企業和新國際分工


     
第五節 古典產業區位理論的修正


     
第六節 區域重組 


    


  第七章 中地與都市


     
第一節 中地與中地體系


     
第二節 都市的分布型態


     
第三節 都市化與都市成長


    第四節
都市機能與內部結構


     
第五節 都市腹地與交互作用


     
第六節 都市:區域發展的種床 


第八章
全球化與都市體系重組


第一節
全球化的內涵


第二節
產業區位理論修正


第三節
城鄉關係的轉變


第四節
鄉村地區的調適


第五節
結論

教學方法
方式 說明
講述法 教師講述
實地考察、參訪 利用週六,不占用正式上課時間。
其他 同學讀書心得報告
評量方法
方式 百分比 說明
其他 100 % 期中考、期末考:本課程學習成就測驗依學校規定時間內擇日舉行,考試時間不佔用上課時間;每次考試時間四小時,分甲、乙二卷。甲卷採封閉式測驗,時間二小時,以課堂講述內容為測驗範圍;乙卷採開放式測驗,時間二小時,以指定報告及延伸讀物為測驗範圍。學期成績:甲、乙二卷之考試成績平均。
參考書目 Daugherty,R.(1983),Science
in Geography,Chp.1,
pp.1-12,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Wallerstein,I.原著,郭方等譯(1998),《近代世界體系》,三卷,臺北:桂冠圖書公司。

Kent,W.A.&M.G.Bradford(1994),Agricultural
Land Use
von Thünens 
Model,in Kent,W.A.& M.G.Bradford(1994),Human Geography,Chp.2
pp.28-41,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施添福(1991),〈臺灣竹塹地區傳統稻作農村的民宅:一個人文生態學的詮釋〉,《地理研究報告》,17:3962


林滿紅(1997),《茶、糖樟腦業與臺灣之社會經濟變遷(18601895)》,臺北:聯經出版社。


Lloyd,P.E.&
P.Dicken(2001),Demand,Scale and Agglomertion
in
Lloyd,P.E.& P.Dicken(2001),in Location in Space
A
Theoretical to Economic Geography,Chp.7
pp. 245-299, LondonHarper & Row Ltd.


Storper,M.
& A. J. Scott
1989,The Geographical Foundations and Social Regulation of Flexible
Production Complexes, in Wolch,J.& M.Dear
1989,eds.,The Power of GeographyHow Territory
Shapes Social Life,pp.19-40,Boston
UNWIN HYMAN.

Kent,W.A.&M.G.Bradford(1994),Central
Place Theory
Christallers  Modelin
Kent,W.A.&M.G.Bradford(1994),Human Geography,Chp.1
pp.6-27,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施添福(19891990),〈清代臺灣市街的文化與成長─行政、軍事和規模的相關分析〉,《臺灣風物》,392):141401):3765


陳國川(1989),〈新竹地區中地系統的結構和消費行為的地點指向〉,《地理研究報告》,15146180




版權所有 © 202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