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學年第1學期課程綱要

@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同學勿隨意影印教科書 。
Please respect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shall not copy the textbooks arbitrarily.

一、課程基本資料
開課序號 1836 課程學制
科目代碼 HIC9003 課程名稱 精英與現代中國專題
英文名稱 Seminar on Elites and Modern China
全/半年 必/選修 選修
學分數 3.0 每週授課時數 正課時數: 3 小時
開課系級 歷史系(學)大碩合開
先修課程
課程簡介 本課程旨在使學生明瞭現代中國精英的活動內容及其歷史特性,從而啟發學生的研究興趣。精英,或者說,社會的統治者,是社會中的少數,他們才智出眾,擁有社會中的眾多資源。精英的取得和地位維持、精英的結構與流動,乃至精英的興衰是社會發展的主要內涵。在不同的歷史環境中,精英展現了不同的特質。尤其是其中極少數的政治精英,由於掌握著重大決策權,對政治發展的影響至為深遠。 近代以來,中國社會經歷了從傳統過渡到現代的急遽變遷。在中國現代化的發展過程中,精英發揮了關鍵性的作用。從精英自身的結構言,近代以來,精英出現了階段性的轉型,由傳統士紳之一元走向多元化,從而又在黨國體制的建構中,漸趨一元,至20世紀改革開放後,再現多元的現象。就精英的歷史性格言,其在新與舊、中與西、改革與革命等各種力量激盪中作出了不同的選擇,表現出各自不同的生命樣態,並對中國現代歷史變遷發揮了重大的影響。有鑑於此,本課程擬透過近代以來的精英轉型的分析,以及對政治、經濟、文化等各類型代表性精英的出身背景、思想作為、社會交往、日常生活等各方面的探討,釐清精英與現代中國密切而複雜的關係,使學生對現代中國精英的特性及其在現代中國歷史發展中所發揮的作用有更深入的了解,並能進一步的思索與研究。
課程目標 對應系所核心能力
1. 使學生瞭解精英的特性及其在人類社會發展中的角色,並對現代中國精英的研究概況作一說明,引領學生的研究興趣 學士:
 1-1 具備歷史專業知識
 1-2 資料蒐集與解讀之能力
 3-1 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的知能
 4-1 具備人文精神與世界觀
2. 使學生認識近代以來中國社會變遷與精英轉型之關係,包括精英結構的變化,精英地位的取得與維繫以及精英之間的合作與衝突。 學士:
 1-1 具備歷史專業知識
 1-2 資料蒐集與解讀之能力
 2-2 文史相關議題之闡述能力
 3-1 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的知能
 3-2 溝通表達與學術討論
 4-1 具備人文精神與世界觀
3. 使學生掌握政治精英與中國現代國家建立的關係,包括建國理論與策略及其統治模式 學士:
 1-1 具備歷史專業知識
 1-2 資料蒐集與解讀之能力
 2-2 文史相關議題之闡述能力
 3-1 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的知能
 3-2 溝通表達與學術討論
 4-1 具備人文精神與世界觀

二、教學大綱
授課教師 陳惠芬
教學進度與主題

1

       第一單元  精英理論與現代中國精英研究綜述

2

       第二單元  近代以來中國社會變遷與精英轉型概述

3-4

       第三單元  革命建國的理論與實踐

5-6

       第四單元  中央與地方:政治精英的衝突與整合

7-8

       第五單元  經濟精英與資本主義開展的崎嶇道路

9-10

       第六單元  經濟精英與現代中國政治

11-12

       第七單元  知識分子的文化啟蒙與創新

13-14

       第八單元  知識分子的政制理念及黨國體制下之命運

15-16

       第九單元  精英的日常生活

17-18

         期末作業報告

 

教學方法
方式 說明
講述法 教師講述授課單元
討論法 學生於課前閱讀指定資料,並於課堂中提問與討論
實驗/實作 1、學生於每一授課單元根據課前指定閱讀提交相關問題; 2、學生於期末自行選題,撰寫與本課程相關之書評或專題論文一篇
媒體融入教學 在合適的單元,以影視資料輔助教學
評量方法
方式 百分比 說明
作業 50 % 自行選題撰寫與本課程相關之書評或專題論文一篇,以學術論文格式呈現,於期末繳交
課堂討論參與 20 % 事前研讀指定資料,於上課參與討論
出席 10 %  
報告 20 % 指定讀物閱讀之心得報告及評論
參考書目

一、精英理論

1.            Tom Bottomore , Elites and society. 2nd ed, London: Routledge, 1993. 中譯本:巴特摩爾著、尤衛軍譯,《菁英與社會》,台北:南方叢書出版社,1991年。

2.            C. Wright Mills, The power elit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6. 中譯本:米爾斯著、王逸舟譯,《權力菁英》,台北:桂冠出版社,1994年。

3.             Mosca Gaetano , Elementi di scienza politica, Columbus: McGraw-Hill book, 1939. 中譯本:加塔諾.莫斯卡、賈鶴鵬譯,《統治階級》,江蘇:譯林出版社,2002年版。

4.             Scott John , ed, The Sociology of elites, Northampton: E. Elgar Pub, 1990. 

5.             Suren Navlakha , Elite and social change : a study of elite formation in India, Thousand Oaks: SAGE Publications, 1989.

6.            Geraint Parry: Political Elites, New York: Praeger Publishers, 1969

7.             Michels Robert , Political Parties, Piscataway: Transaction Publishers, 1962.中譯本:羅伯特.米歇爾斯,《寡頭統治鐵律》,任軍鋒譯,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8.            S. N. Eisenstadt, Modernization: protest and change, Upper Saddle River: Prentice-Hall, 1966. 中譯本:艾森斯塔特著;嚴伯英、江勇振同譯,《現代化:抗拒與變遷》,台北:黎明文化,1980

9.            Pareto Vilfredo , Mind and Society, Whitefish: Kessinger Publishing, 2003. 中譯本:V • 帕雷托,《普通社會學綱要》,田時綱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1年。

10.         布爾迪厄著、楊亞平譯,《國家精英:名牌大學與群體精神》,北京:商務印書館,1989年。

11.         朱德米,〈精英互動中的正式與非正式政治〉,《二十一世紀》,第88期,香港,2005年,頁146-150

12.         仲維光,《極權與當代菁英》,香港:新世紀出版社,2004年。

13.         凱因斯著;劉玉波、董波譯,《菁英的聚會》,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1998年。

14.         彭懷恩,《精英民主理論評介》,台北:正中書局,1983年。

15.         聶露,〈菁英民主是否足夠民主?〉,《二十一世紀》,第130期,香港,2012年。

 

二、研究綜述

16.         Caldwell Timothy, James, Elite specialization, bureaucracy and modernization : the case of China 1949-1969, Austin: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1980.

17.        Chi-wen Lin, ed, An elite and strong force : celebration for the 100th anniversary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aipei: Taiwan:Military History and Translation office, Mi, 2011.

18.         E .J. Hobsbawn, Hugh Trevor-Roper, Prys Morgan, David Cannadine, Bernand S. Cohn, Terence Ranger,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中譯本:霍布斯邦等著,陳思仁等譯,《被發明的傳統》,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02

19.        Enatsu Yoshiki, The rise of the Fengtian local elite at the end of the Qing dynasty, Ann Arbor: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1991.

20.         Jonathan D. Spence, The Search for Modern China, New York: Norton, 1999. 中譯本:史景遷(Jonathan D. Spence)著,《追尋現代中國(1-3)》,臺北:時報出版社,2001年。

21.         Joseph W. Esherick and Mary Backus Rankin, eds, Chinese local elites and patterns of dominance, Taipei: SMC, 1994.

22.         Lampton M. David , Paths to power : elite mobility in contemporary China, Ann Arbor: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1986. 

23.         Michael Tsin, “Rethinking ‘State and Society’ in Late Qing and Republican China. “ Berliner China- Hefte / Chinese History and Society 35(2009),p, 20-32.

24.         Rozman Gilbert, The Modernization of China, London: Collier Macmillan, 1982.中譯本詳參:吉爾伯特・羅茲曼主編,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比較現代化』課題組譯,《中國的現代化》,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2003年。

25.         任育德,〈評介張信《二十世紀初期中國社會之演變--國家與河南地方精英,1900-1937》〉,《近代中國》,第161期,台北,2005年。

26.         余世存,〈當前中國的現狀及精英的態度與選擇〉,《當代中國研究》,總第76號,台北,2002年。

27.         呂芳上主編,《論民國時期領導精英》,香港:香港商務印書館,2009年。

28.         李略,〈市民社會與社團主義——國家與社會關係分析模式〉,《中國社會科學季刊》,第25(香港,1999)

29.         姚公騫、鄧光東、汪叔子編,《中國百年留學菁英傳》,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年。

30.         胡悅晗,〈底層政治與革命精英:資源動員理論的視角〉,《二十一世紀》,第132期,香港,2012年。

31.         胡楊,《精英與資本:轉型期中國鄉村精英結構變遷的實證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

32.         涂文學、鄧正兵,《抗戰時期的中國文化》,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33.         張仲禮著,李榮昌譯,《中國紳士——關於其在19世紀中國社會中作用的研究》,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1年。

34.         張運宗,〈羅威廉著,《救世:陳宏謀與十八世紀中國精英意識》〉,《臺灣師大歷史學報》,第32期,台北,2004年,頁191-198

35.         許紀霖主編,《晚清上海的公共領域(1895-1911)》,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36.         陳平原,〈近百年中國精英文化的失落〉,《二十一世紀》,總第十七期,香港,1993年。

37.         賀耀夫著,《晚清士紳與近代社會變遷 : 兼與日本士族比較》,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1994年。

38.         瑪麗蘭金,〈中國公共領域觀察〉,收入黃宗智主編,《中國研究的範式問題討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

39.         趙鼎新,〈西方社會運動與革命理論發展之述評站在中國角度思考〉,《社會學研究》,第1期,(北京,2005)

40.         趙寶煦主編,《傳統與變遷──國外現代化及中國現代化問題研究》(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3)

41.         魏斐德(Frederic Wakeman, Jr.)著,張小勁、常欣欣譯,〈市民社會和公共領域問題的論爭──西方人對當代中國政治文化的思考〉,見鄧正來,J.C.亞歷山大編,《國家與市民社會》,北京:中央編譯社,1999

42.         羅榮渠,〈中國近百年來現代化思潮演變的反思〉,見氏著,《現代化新論世界與中國的現代化進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

、授課單元相關書目

43.         Etzioni Amitai, The elite connection : problems and potential of Western democracy, Hoboken: Wiley, 1993.

44.         Benjamin I. Schwartz, Chinese communism and the rise of Mao,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51. 中譯本詳參:班杰明.I.史華慈著、陳瑋譯,《中國的共產主義與毛澤東的崛起》,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

45.         Morris L. Bian, “Building State Structure: Guomindang Institutional Rationalization during the Sino-Japanese War, 1937-1945.” Modern China 31:1 (January 2005).

46.          Peter Burke , A Social History of Knowledge: From Gutenberg to Diderot, 2000, Hoboken: Wiley, 2000, p. 116-148.中譯可參閱;賈士蘅譯,《知識社會史》,台北:麥田,2003年。

47.         Min-Chih Chou,(周明之)Hu Shih and Intellectual Choice in Modern China, Ann Arbor :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84. 中譯本:雷頤譯,《胡適與現代知識分子的選擇》。桂林:廣西師大出版社,2005

48.        Parks M. Coble , The Shanghai Capitalists and the Nationalist Government, 1927-1937,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中譯本:蔡靜儀等譯、李臻校,《江浙財閥與國民政府:1927-1937年》。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87

49.        David Faure, China and Capitalism:A History of Business Enterprise in Modern China,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2006. 中譯本詳參:科大衛著,周琳、李旭佳譯,《近代中國商業的發展》,浙江:浙江大學出版社,2010

50.         Lloyd E. Eastman , Seeds of Destruction: Nationalist China in War and Eevolution, 1937-1949,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4. 中譯本:王賢知等譯,《蔣介石與蔣經國:毀滅的種子》。台北:李敖出版社,1990

51.         Lloyd E. Eastman , The Abortive Revolution: China under Nationalist Rule, 1927-1937,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中譯本:陳謙平等譯,《1927-1937年國民黨統治下的中國流產的革命》。北京:中國靑年出版社,1992

52.          Edward W. Said , Representations of the intellectual: the 1993 Reith lectures, New York: Vintage Books, 1996. 中譯本詳參:薩伊德著、單德興譯,《知識分子論》,台北:麥田出版社,2004年。

53.         David Faure, China and Capitalism: A History of Business Enterprise in Modern China, 2006,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54.        John Fitzgerald, Awakening China: Politics, Culture, and Class in the Nationalist Revolution,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中譯本:李霞等譯,《喚醒中國:國民革命中的政治、文化與階級》。北京:三聯書店,2004

55.        William Goetzmann and Elisabeth Koll, “The History of Corporate Ownship in China: State Patronage, Company Legislation, and the Issue of Control. “ in Randall K. Morck, ed, A History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around the World : Family Business Groups to Professional Manager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5.

56.        Gary Hamilton. “Why No Capitalism in China? Negative Question in Historical Comparative Research.” in Andreas E. Buss, ed, Max Weber in Asian Studies, Leiden: Brill Archive, 1985, pp. 65-89. 中譯:韓格理,〈何以中國無資本主義?歷史與比較研究中的反面問題〉,收於:韓格理,《中國社會與經濟》,台北:聯經,1990年。

57.          Schiffrin Z. Harold, Sun Yat-sen and the origins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 Ewing: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8. 中譯本:史扶鄰著,丘權政,符致興譯,《孫中山與中國革命》,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11年。

58.         Henrietta Harrison , “Newspapers and Nationalism in Rural China, 1890-1929,” Past and Present, 166 (February, 2000), p. 181-204.

59.         Ho Chang, LiangCh’i-Ch’ao and Intellectual in China.1890-1907,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0.中譯本:張灝著,崔志海、葛夫平譯,《梁啟超與中國思想的過渡(1890-1907),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7年。

60.          Hung-yok Ip, Intellectuals in Revolutionary China, 1921-1949: Leaders, Heroes and Sophisticates, New York: Routledge Curzon, 2005.

61.        Jay Taylor, The Generalissimo: Chiang Kai-shek and the Struggle for Modern China,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中譯本:陶涵(Jay Taylor)著、林添貴譯,《蔣介石現代中國的奮鬥》,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2010年。

62.         Jerome B Grieder, Intellectuals and the State in Modern China, New York: Free Press, 1983. 中譯本:傑羅姆B格里德爾著,單正平譯,《知識份子與現代中國》,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3年。

63.        Jerome B. Grieder, Hu Shih and the Chinese RenaissanceLiberalism in Chinese Revolution(1917-1937),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0. 中譯本詳參:格里德著,魯奇譯,《胡適與中國的文藝復興中國革命中的自由主義,1917-1937》,南京:江蘇大學出版社,2005

64.         Merrill C. John, The elite press : great newspapers of the world, New York: Pitman Pub. Corp, 1968. 

65.        Jonathan D. Spence, The Gate of Heavenly Peace-The Chinese and Their Revolution, 1895-1980, Westminster: Penguin Books, 1982. 中譯本:史景遷,《天安門──知識份子與中國革命》,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年。

66.         Joan Judge, “The Power of Print? Print Capitalism and News Media in Late Qing and Republican China,”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66:1 (June, 2006).

67.         Gerth Karl , China made: consumer culture and the creation of the nation,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2003. 中譯本:葛凱(Karl Gerth)著,黃振萍譯,《製造中國:消費文化與民族國家的創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68.        Kenneth Pomeranz, The Making of a Hinterland: State, Society and Economy in Inland North China, 1853-1937, Palo Alto: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3. 中譯本:彭慕蘭(Kenneth Pomeranz)著,馬俊業譯,《腹地的建構:華北內地的國家、社會、經濟》,北京:北京社會科學,2005年。

69.         William C. Kirby. “The Nationalist Regime and the Chinese Party-State, 1928-1958. “in Merle Goldman and Andrew Gordon, ed, Historical Perspectives on Contemporary East Asia,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70.         Luke Kai-Hsin, Chin, The politics of drama reform in China after 1949—elite strategy of resocialization,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1982.

71.         MacFarquhar Roderick, The Coming of the Cataclysm, 1961-1966,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4. 中譯本:羅德里克・麥克法夸爾著;魏海生、艾平譯,《文化大革命的起源》,北京:新華書店,1989年。

72.         Marie -Claire Bergère, Sun Yat-Sen, Trans. Lloyd Janet, Palo Alto: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中譯本:白吉爾( Marie-Clarie Bergère)著,溫洽溢譯,《孫逸仙》,台北:時報出版社,2010年。

73.         Marie-Claire Bergère. The Golden Age of the Chinese Bourgeoisie 1911-1937,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 中譯本詳參:白吉爾著,張富強、許世芬譯,《中國資產階級的黃金時代(1911-1937)》,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74.         Wilbur C. Martin , Sun Yat-Sen: Frustrated Patriot,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 Press, 1976.  中譯本詳參:韋慕庭著,楊慎之譯,《孫中山︰壯志未酬的愛國者》,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1986年。

75.         Mary Backus Rankin, Elite activism and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 in China : Zhejiang Province, 1865-1911, Palo Alto: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76.         John Medearis, Joseph Schumpeter’s two theories of democracy,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77.        Leo Ou-fan Lee, Shanghai Modern: The Flowering of a New Urban Culture in China, 1930-1945,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中譯本詳參:李歐梵著,毛尖譯,《上海摩登-種新都市文化在中國,1930-1945》,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

78.        Ou-yang Hsin-yi, Transformation of the provincial elite in post-Mao China : state function, elite recruitment and political stability, Columbus: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1990.

79.         Margaret M. Pearson , China’s new business elite : the political consequences of economic reform,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7.

80.          Peter Chang , The power elite : a literary image in late nineteenth-century China, New York: The New school for Social Research, 1983.

81.         Prasenjit  Duara, Culture, Power and the State: Rural North China, 1900-1942,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8. 中譯本:王福明譯,《文化、權力與國家:1900-1942的華北農村》。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4

82.          R. Keith Schoppa, Revolution and Its Past: Identities and Change in Modern Chinese History, Upper Saddle River: Prentice Hall, 2011.

83.         R. Keith Schoppa, Politics and society in Chekiang, 1907-1927: elite power, social control, and the making of a province, Ann Arbor: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1986.

84.         Vera Schwarcz, The Chinese Enlightenment: Intellectuals and the Legacy of the May 4th Movement of 1919, Palo Alto: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6. 中譯本詳參:舒衡哲(Vera Schwarcz)著,劉京健譯,《中國啟蒙運動-知識分子與五四遺產》,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

85.         Shumei Shi, The Lure of the ModernWriting Modernism in Semicolonial China,1917-1937, Ewing: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1. 中譯本:史書美著,何恬譯,《現代的誘惑:書寫半殖民地中國的現代主義行1917-1937》。

86.         John Storey , Cultural Consumption and Everyday Life, London: Arnold, 1999,. 中譯可參閱:張君玫譯,《文化消費與日常生活》,台北:巨流,2002年。

87.          David Strand . “Civil Society and Public Sphere in Modern Chinese History.” in Roger V. Des Forges, LuoNing, and Wu Yen-bo, ed, Chinese Democracy and the Crisis of 1989, Albany: SUNY Press,1993.

88.          Frederick C. Teiwes , Elite discipline in China : coercive and persuasive approaches to rectification, 1950-1953, Acton: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1978.

89.        Thomas A. Metzger, Escape from Predicament: Neo-Confucianism and China's Evolving Political Cultur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77. 中譯本:墨子刻著,顏世安、高華、黃東蘭譯,《擺脫困境新儒學與中國政治文化的演進》,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88年。

90.        Wen-Hsin Yeh, Shanghai Splendor: Economic Sentiments and the Making of Modern China, 1843-1949, Palo Alto: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7. 中譯本:葉文心著,王琴、劉潤堂譯,《上海繁華──都會經濟倫理與近代中國》,台北:時報出版社,2010年。

91.         Wen-hui Tsai, Patterns of political elite mobility in modern China, 1912-1949, Taipei: Chinese Materials Center, 1983.

92.         Timothy B. Weston, The Power of Position: Beijing University, Intellectuals, and Chinese Political Culture, 1898-1929,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4.

93.        Souchou Yao, Confucian Capitalism: Discourse, Practice and the Myth of Chinese Enterprise, New York: Taylor & Francis, 2002..

94.        Xin Zhang (張信) Social Transformation in Modern China: the State and Local Elites in Hunan, 1900-1937,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中譯本:岳謙厚等譯,《二十世紀初期中國社會之演變:國家與河南地方精英,1900-1937》。北京:中華書局,2004

95.         王汎森,〈近代知識份子自我形象的轉變〉,收於《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台北:聯經出版社,2003年。

96.         王奇生,《黨員、黨權與黨爭:1924-1949年中國國民黨的組織形態》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3

97.         王景倫著,〈現代化的陣痛:中國的經濟建設與經濟發展(19491976)〉,收入氏著,《走進東方的夢-美國的中國觀》,北京:時事出版社,1994

98.         史全生主編,《中華民國文化史》,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

99.         石錦,〈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研究理論的評介〉,收於:石錦,《中國近代社會研究》,台北:李敖出版社,1990年。

100.      江沛、紀亞光,《毀滅的種子:國民政府時期意識形態管理硏究》。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101.      江勇振,《星星、月亮、太陽──胡適的感情世界》,台北:聯經出版社,2007年。

102.      江勇振,《捨我其誰胡適》,台北,聯經出版社,2011年。

103.      余英時,《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台北:聯經,1987年。

104.      余英時,《中國歷史轉型時期的知識分子》,台北:聯經出版社,1992年。

105.      呂芳上,《革命之再起:中國國民黨改組前對新思潮的回應(1914-1924)》。台北:中央硏究院近代史硏究所,1989

106.      李孝悌,〈近代上海城市文化中的傳統與現代〉,《戀戀紅塵──中國的城市、慾望與生活》,台北:壹傳媒出版社,2002

107.      李恭忠,〈孫中山崇拜與民國政治文化〉,《二十一世紀》,總第86期,香港,2004年。

108.      李達嘉,《商人與政治以上海為中心的探討(1895-1914)》,台北: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4年。

109.      沈松僑,〈我以我血薦軒轅——黃帝神話與晚清的國族建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8(199712)

110.    沈松僑,〈地方精英與國家權力--民國時期的宛西自治, 1930-1943〉,《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1期,台北,1992年。

111.    沈松僑,〈從自治到保甲: 近代河南地方基層政治的演變, 1908-1935〉,《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18期,台北,1989年,頁189-219

112.      周群、姚欣榮,〈新舊毛澤東崇拜〉,《二十一世紀》,第21期,香港,2003年。

113.      周蔥秀、徐明著,《中國近現代文化期刊史》,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

114.      周錫瑞、蘭京,〈中國地方精英與支配模式導論〉,《中國社會科學季刊》,總第23期,香港,1998年。

115.      金以林,〈地域觀念與派系衝突——以二、三十年代國民黨粵籍領袖為中心的考察〉,《歷史研究》,第3期,北京,2005年,115-128+191-192

116.      金以林,《國民黨高層的派系政治蔣介石「最高領袖」地位是如何確立的?》,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

117.      姜進,《都市文化與現代中國》,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

118.      胡春惠,《民初的地方主義與聯省自治》,台北:正中書局,1983 年。

119.      胡悅晗,〈清代的漢口:城市、地方精英與公共領域[William T. Rowe著,魯西奇、羅杜芳譯:《漢口:一個中國城市的衝突和社區(1796-1895)》〉,《二十一世紀》,第111期,香港,2009年,頁149-153

120.      倪偉,《「民族」想像與國家統制—19281949年南京政府的文藝政策及文學運動》,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121.      唐力行,《商人與中國近世社會》,香港:中華書局,1995年。

122.      夏亞峰,〈文革精英政治研究的權威之作[評馬若德(Roderick MacFarquhar)、沈邁克(Michael Schoenhals)著《毛澤東的最後革命》(Mao 's Last Revolution)〉,《二十一世紀》,第117期,香港,2010年。

123.      家近亮子,《蒋介石と南京国民政府――中国国民党の権力浸透に関する分析》,東京:慶應義塾大學出版會,2002年。中譯本:王士花譯,《蔣介石與南京國民政府》。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

124.      高華,《紅太陽是怎麼升起的延安整風運動的來龍去脈》,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0年。

125.      張朋園,《中國民主政治的困境,1909-1949》,台北:聯經出版社,2007年。

126.      張朋園,《知識分子與近代中國的現代化》,江西: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2年。

127.      余英時等著,《五四新論:既非文藝復興,亦非啟蒙運動》(台北,聯經出版社,1999)。

128.      曹聰,〈中國的科學精英及其政治社會角色〉,《當代中國研究》,總第96號,台北,2007年,頁128-141

129.      梅家玲主編,《文化啟蒙與知識生產》,台北:麥田出版社,2006年。

130.      深町英夫著,《近代中国における政党・社会・国家中国国民党の形成過程》,東京:中央大學出版部,1999年。中譯本:深町英夫著,《近代廣東的政黨.社會.國家:中國國民黨及其黨國體制的形成過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

131.      章清,〈現代中國知識分子「代際意識」的萌芽及其意義〉,收於: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編,《近代中國與世界》,2005年。

132.      章清,《「胡適派學人」與現代中國自由主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133.      章開沅、馬敏、朱英主編,《中國近代史上的官紳商學》,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

134.      許紀霖等著,《近代中國知識份子的公共交往(1895-1949)》,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135.      陳永發,《中國共產革命七十年》。台北:聯經出版社,1998

136.      陳志讓,《軍紳政權:近代中國的軍閥時期》。北京:三聯書店,1980

137.      陳惠芬,〈民族性、時代性、自主性:1930年代君勱的文化抉擇〉,《臺灣師大歷史學報》,第28期,台北,2000年,頁109-158

138.      陳惠芬,〈陳立夫與1930年代初期的訓政爭議〉,《臺灣師大歷史學報》,第42期,台北,2009年,頁235-295

139.      陳惠芬,〈世變與抉擇-龔祥瑞的法制人生(1911-1995)〉,《法制史研究》,第22期,台北,2013年,44頁。(刊印中)

140.      彭麗君,〈民國時期上海中國知識份子的集體主體性及他們的咖啡文化〉,《勵耘學刊》,第5輯,北京:學苑出版社,2007年。

141.      馮兆基著、劉悅斌、徐磑,《尋求中國民主》,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2012年。

142.      楊聯陞著,段昌國譯,〈傳統中國政府對城市商人之統制〉,《幼獅月刊》,第39卷第3(19743)

143.      董標,〈毛澤東研究的核心問題〉,《二十一世紀》,第21期,香港,2003年。

144.      劉蕭編著,《挺進美利堅:二十世紀留美精英譜》,河北:河北大學出版社,2000年。

145.      潘光哲,〈「國父」形象的歷史形成〉,《第六屆孫中山與現代中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父紀念館,2003年。

146.      鄧麗蘭,《域外觀念與本土政制變遷:20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知識界的政制設計與參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147.      謝岳,〈市場轉型,精英政治化與地方政治秩序〉,《當代中國研究》,總第85號,台北,2004年,頁52-61

148.      羅志田,〈士變--二十世紀上半葉中國讀書人的革命情懷〉,《新史學》,184,台北,2007年,頁189-233

149.      羅志田,《再造文明的嘗試胡適傳(1891-1929)》,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150.      羅福惠,《辛亥時期的精英文化研究》,湖北: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

 

版權所有 © 202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