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學年第1學期課程綱要

@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同學勿隨意影印教科書 。
Please respect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shall not copy the textbooks arbitrarily.

一、課程基本資料
開課序號 1824 課程學制
科目代碼 HIU0241 課程名稱 臺灣政治史(一)
英文名稱 Political History of Taiwan (I)
全/半年 必/選修 選修
學分數 2.0 每週授課時數 正課時數: 2 小時
開課系級 歷史系(學)
先修課程
課程簡介 本課程旨在培養修課學生掌握臺灣政治史的研究成果及其重要論點,同時介紹相關史料典藏與應用的現況,期使學生對該領域的課題有更深層的理解。課程安排上,重視議題取向,至於相關必要的知識,教師在講述時將以講義補充或在數位學習平臺上提供。指定閱讀資料,以有關十九世紀下半葉至1990年代臺灣史的相關論著為主;期待學生思考提問時,練習從各種角度切入討論:往更早的時代延伸,或與同時代其他地方作橫向的比較,甚至結合當代的議題,以引發活潑的對話。上學期的教學範圍,自十九世紀中葉起,目標朝二次大戰期間的臺灣史邁進。下學期將從戰爭動員及其後續問題開始探討。
課程目標 對應系所核心能力
1. 培養修課學生掌握臺灣政治史的研究成果。  
2. 使修課學生了解相關史料典藏與應用的現況。 學士:
 1-1 具備歷史專業知識
 1-2 資料蒐集與解讀之能力
3. 訓練學生思考問題時從各種角度切入,藉此得出有意義的論點。 學士:
 1-1 具備歷史專業知識
 1-2 資料蒐集與解讀之能力
 2-2 文史相關議題之闡述能力
 3-1 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的知能
 3-2 溝通表達與學術討論
 4-1 具備人文精神與世界觀
4. 學生可自本課程習得專業知識、蒐集材料的方法,以及初步的研究線索。 學士:
 1-1 具備歷史專業知識
 1-2 資料蒐集與解讀之能力
 2-1 歷史教材設計與教學方法
 2-2 文史相關議題之闡述能力
 3-1 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的知能
 4-1 具備人文精神與世界觀

二、教學大綱
授課教師 林欣宜
教學進度與主題

一、9/17)課程內容與要求介紹

二、9/24)導論:觀看臺灣的方法

三、10/01)「歷史」時代以前的臺灣及其住民

四、10/08)荷蘭如何「統治」臺灣?

五、10/15)明清鼎革之際的臺灣問題

六、10/22)臺灣納入清朝版圖之後:政府行政與社會建構

七、10/29)漢番問題是族群政治問題?

八、11/05)移民社會及其結社動員

九、11/12)期中考周

十、11/19)清末新政與全島地方政治結構之確立

十一、        11/26)十九世紀福爾摩沙的西洋人

十二、        12/03)臺灣民主國:一段值得玩味的插曲

十三、        12/10)日本近代化與殖民統治

十四、        12/17)殖民統治與台灣近代化

十五、        12/24)殖民地地方政治之實態

十六、        12/31)新式知識份子如何爭取權利

十七、        01/07)戰爭動員與臺灣人

十八、        01/14)期末考周

教學方法
方式 說明
講述法 本課程講授佔80%
討論法 課程討論佔20%
實驗/實作 選修學生需繳交專題小論文、或模擬實作臺灣政治史課程之教案設計,課程中將整體性地檢討學生作業中展現之思考、架構、創意及文字的優缺點
評量方法
方式 百分比 說明
期中考 40 % 期中考周繳交期中作業:1,500字小論文(內容以對參考書目列舉研究論著擇一撰寫書評,內容包括研究成果之評述、分析及個人之主張)
期末考 60 % 期末考周繳交期末作業:3,500字小論文(二選一:1.由課程內容選擇一單元主題,自立題目,由各單元參考著作中選擇至少兩部專著或三篇論文,撰寫專題研究;2.或模擬戰後臺灣政治歷史主題之教案設計、進行與評量,亦可附ppt)
參考書目

一、9/24)導論:觀看臺灣的方法

Denny Roy著;何振盛、杜嘉芬譯,《臺灣政治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4)。

J.W. Davidson著;陳政三譯,《福爾摩沙島的過去與現在》(臺南:臺灣歷史博物館、南天,2014)。

尹章義,《臺灣開發史》(臺北:聯經,1989)。

王世慶,《清代臺灣社會經濟》(臺北:聯經,1994)。

王育德,《臺灣──苦悶的歷史》(臺北:自立,1993)。

王泰升,《臺灣法律史概論》(臺北:元照,2012)。

王泰升、薛化元、黃世杰,《追尋臺灣法律的足跡》(臺北:五南,20142版)。

吳密察,《唐山過臺灣的故事:臺灣通史》(臺北,時報,1987)。

吳密察,〈臺灣史的成立及其課題〉,《當代》1001994.8),頁78-97

吳密察,〈歷史的出現-臺灣史學史素描〉,《當代》2242006)。

李筱峰、林呈蓉編著,《臺灣史》(臺北:華立圖書,2003)。

周婉窈,《臺灣歷史圖說》(臺北:聯經,2009)。

周婉窈、許書寧,《少年臺灣史:寫給島嶼的新世代和永懷少年心的國人》(臺北:玉山社,2014)。

張隆志〈當代臺灣史學史論綱〉,《臺灣史研究》1642009.12),頁161-184

曹永和,〈臺灣史研究的另一個途徑-「臺灣島史」概念〉,收入其《臺灣早期歷史研究續集》(臺北:聯經,2000)。

許雪姬〈臺灣史研究三部曲:由鮮學經顯學到險學〉,《思想》1620107月,頁71-100

連雅堂,《臺灣通史》(臺北:臺灣銀行,1962)。

陳孔立,《清代臺湾移民社会(增订本)》(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

陳宗仁《雞籠山與淡水洋:東亞海域與臺灣早期史研究》(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5)。

戴炎輝,《清代臺灣之鄉治》(臺北:聯經,1994)。

 

二、10/01)「歷史」時代以前的臺灣及其住民

李壬癸,《台灣南島民族的族群與遷徙(增訂新版)》(臺北:前衛,2011)。

林媽利,《我們流著不同的血液:台灣各族群身世之謎》(臺北:前衛,2010)。

翁佳音,〈歷史記憶與歷史事實-原住民史研究的一個嘗試〉,《臺灣史研究》311996):5-30

翁佳音,《大臺北古地圖考釋》(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1998)。

康培德,〈十七世紀西拉雅人的生活〉,編入詹素娟、潘英海主編,《平埔族群與臺灣歷史文化》(臺北:中研院臺史所,2001)。

張隆志,〈清代臺灣巴宰族群社會文化史初探:對於「平埔母系社會論」的再思考〉,收於陳秋坤、洪麗完主編,《契約文書與社會生活論文集》(臺北:中研院臺史所籌備處,2001),頁117-140

曹永和,《臺灣早期歷史研究》(臺北:聯經,1979)。

劉還月《尋訪臺灣平埔族》(臺北,常民,1995)。

 

三、10/08)荷蘭如何「統治」臺灣?

Kees Zarndvliet,江樹生譯,《十七世紀荷蘭人繪製的臺灣老地圖》(臺北:漢聲雜誌社,1997)。

Tonio Andrade(歐陽泰)、鄭維中譯,《福爾摩沙如何變成臺灣府》(臺北:遠流,2007)。

中村孝治著;吳密察、翁佳音編譯,《荷蘭時代臺灣史研究.上卷:概說、產業》(臺北:稻鄉,1998)。

方豪,《臺灣早期史綱》(臺北:學生書局,1994)。

包樂史(Leonard Blussé)著;楊立新、冷杉譯,《苦澀的結合:十七世紀荷蘭東印度公司的一出離婚戲劇》(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9)。

包樂史(Leonard Blussé)著;賴鈺勻、彭昉譯,《看得見的城市:全球史視野下的廣州、長崎與巴達維亞》(臺北:蔚藍文化,2015)。

村上直次郎等著、許賢瑤譯,《荷蘭時代臺灣史論文集》(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2001)。

林景淵,《濱田彌兵衛事件及十七世紀東亞海上商貿》(臺北:2011,南天)。

曹永和,《臺灣早期歷史研究》(臺北:聯經,1985)。

曹永和,《臺灣早期歷史研究續集》(臺北:聯經,2000)。

程紹剛(編譯),《荷蘭人在福爾摩莎》(臺北:聯經,2000)。

黃富三,〈臺灣農商連體經濟的興起與蛻變(1630-1895)〉,收入林玉茹主編,《比較視野下的臺灣商業傳統》(臺北:中研院臺史所,2012),頁3-36

楊彥杰,《荷據時代臺灣史》(臺北:聯經,2000)。

鄭維中,《荷蘭時代的臺灣社會:自然法的難題與文明化的歷程》(臺北:前衛,2004)。

韓家寶(Pol Heyns)、鄭維中譯,《荷蘭時代臺灣的經濟、土地與稅務》(臺北:播種者,2002)。

韓家寶, 鄭維中,2005,《荷蘭時代臺灣告令集、婚姻與洗禮登錄簿》,共428頁,台北:南天。

 

四、10/15)明清鼎革之際的臺灣問題

C. E. S.;甘為霖牧師、林野文譯,《被遺誤的台灣:荷鄭台江決戰始末記》(臺北:前衛,2011)。

Tonio Andrade(歐陽泰);陳信宏譯,《決戰熱蘭遮:歐洲與中國的第一場戰爭》(臺北:時報出版,2012)。

Weichung Cheng, War, Trade and Piracy in the China Seas (1622-1683),  Leiden, The Nederlands: Koninklijke Brill NV., 2013.

石萬壽,〈明鄭時期研究的回顧與展望〉,《臺灣風物》3941989)。

江仁傑,《解構鄭成功──英雄神話與形象的歷史》(臺北:三民,2006)。

吳正龍著,《鄭成功與清政府間的談判》(臺北:文津,2000)。

吳密察,〈鄭氏研究關係文獻〉,陳三井編《鄭成功全傳》,台北,台灣史蹟研究中心,1979年,頁435-487

李文良,《清代南臺灣的移墾與「客家」社會》(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1年)。

李毓中,〈明鄭與西班牙帝國:鄭氏家族與菲律賓關係初探〉,《漢學研究》1621998.12),頁29-58

許雪姬、吳密察,《先民的足跡:古地圖話臺灣滄桑史》(臺北:南天,1991)。

黃典權,《鄭成功史事研究》(臺北:商務,1996)。

楊雲萍,《南明研究與臺灣文化》(臺北:臺灣風物雜誌社,1993)。

葉高樹,〈三藩之亂期間鄭經在東南沿海的軍事活動〉,《師大歷史學報》271999年。

鄭維中,2010,〈施琅「臺灣歸還荷蘭密議」〉,《臺灣文獻》,第61卷第3期,頁35-74

 

五、10/22)臺灣納入清朝版圖之後:政府行政與社會建構

Mark A. Allee(艾馬克)、王興安譯,《晚清中國的法律與地方社會:十九世紀的北部臺灣》(臺北:播種者,2003)。

Tonio Andrade(歐陽泰)、鄭維中譯,《福爾摩沙如何變成臺灣府》(臺北:遠流,2007)。

尹全海,《清代渡海巡臺制度硏究》(北京:九州出版社,2007)。

尹章義《臺灣開發史研究》(臺北:聯經,1989)。

伊能嘉矩、江慶林等譯,《臺灣文化志》(臺中:臺灣省文獻會,1985)。

吳密察,《唐山過臺灣的故事:臺灣通史》(臺北,時報,1987)。

吳學明,《金廣福大隘研究》(新竹:新竹縣文化局,2000)。

李文良,《清代南臺灣的移墾與「客家」社會》(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1)。

林文凱,〈地方治理與土地訴訟:清代臺灣竹塹地區金山面墾隘控案的社會史分析〉,《新史學》,1842007.12),頁125-187

施添福,《清代在臺漢人的祖籍和原鄉生活方式》(臺北:師大地理系,1987)。

張勝彥,《清代臺灣廳縣制度之研究》(臺北:新化圖書,1993)。

許雪姬,《清代臺灣的綠營》(臺北:中研院近史所,1987)。

許雪姬《北京的辮子-清代臺灣的官僚體系》(臺北:自立,1993)。

陳宗仁,《從草地到街市:十八世紀新莊街的研究》(臺北:稻鄉,1996初版[2008修訂再版])。

黃卓權,《跨時代的臺灣貨殖家:黃南球先生年譜(1840-1919)》(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2004)。

黃榮洛,《渡臺悲歌:臺灣的開拓與抗爭史話》(臺北:臺原,1989)。

劉正剛,《东渡西进:清代闽粵移民臺湾与四川的比较》(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

瞿同祖,《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臺北:里仁,1984)。

瞿同祖著、范忠信、晏鋒譯,《清代地方政府》(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六、10/29)漢番問題是族群政治問題?

伊能嘉矩、楊南郡譯註,《平埔族調查旅行》(臺北:遠流,1996)。

施添福,《清代臺灣的地域社會:竹塹地區的歷史地理研究》(竹北:新竹縣文化局,2001)。

柯志明,《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2001)。

洪麗完,《臺灣中部平埔族:沙轆社與岸裡大社之研究》(臺北:稻鄉,1997)。

洪麗完,《熟番社會網絡與集體意識:臺灣中部平埔族群歷史變遷(1700-1900)》(臺北:聯經,2009)。

宮本延人、魏桂邦譯,《臺灣的原住民族》(臺北:晨星,1992)。

張素玢,〈龍潭十股寮蕭家〉,收入潘英海、詹素娟主編《平埔研究論文集》(臺北:臺史所籌備處,1995)。

陳宗仁,〈南港社與北港社考釋──兼論清代臺北地區番丁銀制〉,《臺灣史研究》712000.6):1-26

陳秋坤,《清代臺灣土著地權:官僚、漢佃與岸裡社人的土地變遷,1700-1895》(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1997修訂再版])。

鳥居龍藏、楊南郡譯註,《探險臺灣:鳥居龍藏的臺灣人類學之旅》(臺北:遠流,1996)。

森丑之助,楊南郡譯註,《生蕃行腳》(臺北:遠流,2000)。

詹素娟,〈贌社、地域與平埔社群的成立〉,《臺大文史哲學報》592003):117-142

 

七、11/05)移民社會及其結社動員

Johanna Menzel Meskill(麥斯基爾)、王淑琤譯,《霧峯林家:臺灣拓荒之家》(臺北:文鏡文化,1986)。

Myron L. Cohen, House United, House Divided: The Chinese Family in Taiwan,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6).

片岡巖著,陳金田譯,《臺灣風俗誌》(臺北:眾文圖書,1996)。

伊能嘉矩、楊南郡譯註,《臺灣踏查日記》(臺北:遠流,1996)。

李文良,《清代南臺灣的移墾與「客家」社會》(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1)。

李祖基,〈冒籍:清代臺灣的科舉移民〉,《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1期。

李國祈,〈清季臺灣的政治近代化開山撫番與建省(1875-1894)〉,《中華文化復興月刊》8121975)。

卓意雯,《清代臺灣婦女的生活》(臺北:自立晚報,1993)。

林文龍,〈淡水廳林占梅被控傳說與新史料〉,《臺北文獻》直字105期(1993.9)。

林文龍,《林占梅傳》(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8)。

林文龍,《臺灣的書院與科舉》(臺北:常民文化,1999)。

林玉茹,〈清末北臺灣漁村社會的搶船習慣〉,《新史學》2222009)。

林玉茹,《清代竹塹地區的在地商人及其活動網絡》(臺北:聯經,1997)。

林偉盛,《羅漢腳清代臺灣社會與分類械鬥》(臺北:自立,1993)。

洪健榮,〈風水習俗與清代臺灣區域開發的互動〉,《臺灣文獻》5712006):225-254

翁仕杰,《臺灣民變的轉型》(臺北:自立,1994)。

張崑將,〈清末及日據初期臺灣地方武裝團體性質的演變〉,收入夏潮聯合會、臺灣大學東亞文明中心合編,《臺灣殖民地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4),頁244-279

莊英章,《田野與書齊之間》(臺北:允晨,2004)。

莊英章、潘英海編,《臺灣與福建社會文化硏究論文集》(共三冊)(臺北:中央硏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4-1996)。

許文雄,〈械鬥和清朝臺灣社會〉,《臺灣社會研究季刊》231996.7)。

許毓良,《清代臺湾军事与社会》(北京:九州出版社,2008)。

陳其南,《臺灣的中國傳統社會》(臺北:允晨,1991訂正版)。

陳宗仁,〈近代臺灣原住民圖像中的槍──兼論槍枝的傳入、流通與使用〉,《臺大歷史學報》362005.12):53-106

陳國棟,《臺灣的山海經驗》,(臺北:遠流,2005)。

曾品滄,〈辦桌——清代臺灣的宴會與漢人社會〉,《新史學》2142010.12)。

焦大衛、歐大年著,周育民譯,《飛鸞:中國民間教派面面觀》(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05)。

黃富三,《霧峰林家的中挫》(臺北:自立,1992年)。

黃富三,《霧峰林家的興起──從渡海拓荒到封疆大吏(一七二九〜一八六四)》(臺北:自立,1987年)。

劉翠溶、劉士永,〈臺灣歷史上的疾病與死亡〉,《臺灣史研究》421999):89-132

賴玉玲,《褒忠亭義民爺信仰與地方社會發展-以楊梅聯庄為例》(新竹:新竹縣文化局,2005)。

賴澤涵、傅寶玉主編,《義民信仰與客家社會》(臺北:南天書局,2006)。

謝國興,《官逼民反-清代臺灣三大民變》(臺北:自立,1993)。

 

八、11/19)清末新政與全島地方政治結構之確立

王世慶,〈十九世紀中葉臺灣北部銀錢比價變動初探〉,收入陳秋坤、洪麗完編,《契約文書與社會生活,1600-1900》(臺北:中研院臺史所籌備處,2001)。

王世慶,《淡水河流域河港水運史》(臺北:中央研究院社會科學研究所,1996)。

王世慶,《清代臺灣社會經濟》(臺北:聯經,1994)。

李文良,〈十九世紀晚期劉銘傳裁隘事業的以北臺灣新竹縣為中心〉,《臺灣史研究》1321996.12):87-122

林欣宜,〈十九世紀下半葉竹塹商人面臨的困境〉,《臺灣史研究》2012013.3),頁47-78

林欣宜,〈十九世紀臺灣北部山區與樟腦〉,收入若林正丈、吳密察編,《臺灣重層近代化論文集》(臺北:播種者,2000)。

林滿紅,《茶、糖、樟腦業與臺灣之社會經濟變遷(1860~1895)》(臺北,聯經,1997)。

施添福,〈開山與築路:晚清臺灣東西部越嶺道路的歷史地理考察〉,《地理研究報告》301999):65-100

胡家瑜、林欣宜,〈南庄地區開發與賽夏族群邊界的再檢視〉《臺大文史哲學報》592003)。

馬若孟;陳其南、陳秋坤編譯,《臺灣農村社會經濟發展》(臺北:牧童,1979)。

張隆志,〈劉銘傳、後藤新平與台灣近代化論爭關於十九世紀台灣歷史轉型研究的再思考〉,國史館,《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第四屆討論會》第二冊,台北,國史館,1998年。

許雪姬,〈二劉之爭與晚清臺灣政局〉,《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41985.6)。

許雪姬,〈抗法名將孫開華事蹟考〉,《臺灣文獻》3631985):239-256

許雪姬,〈福建臺灣建省的研究由建省到分治〉,《政大歷史學報》31985)。

許雪姬,《板橋林家:林平侯父子傳》(南投:臺灣省文獻會,2000)。

許雪姬,《滿大人的最後二十年洋務運動與建省》(臺北:自立,1993)。

曾品滄,〈炎起爨下薪——清代臺灣的燃料利用與燃料產業發展〉,《臺灣史研究》1522008.6)。

黃富三,〈板橋林本源家族與清代北臺山區的發展〉,《臺灣史研究》211995):5-49

黃富三,〈清代臺灣外商研究:美利士洋行續補〉,《臺灣風物》 3411984):140-123

黃富三,〈清季臺灣外商的經營問題──以美利士洋行為例〉,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第三輯(臺北:中研院三民所,1984)。

葉振輝,《清季臺灣開埠之研究》(臺北:標準,1985)。

謝美娥,《清代臺灣米價硏究》(臺北:稻鄉,2008)。

蘇同炳,《劉璈傳》(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

 

九、11/26)十九世紀福爾摩沙的西洋人

J.W. Davidson著;陳政三譯,《福爾摩沙島的過去與現在》(臺南:臺灣歷史博物館、南天,2014)。

李仙德(Le Gendre)著、費德廉、施約翰編;費德廉、羅效德譯,《臺灣紀行》(臺南:臺史博、南天,2013)。

張隆志,〈殖民接觸與文化轉譯:一八七四年臺灣「番地」主權爭議的再思考〉,收於甘懷真,《東亞歷史上的天下與中國概念》(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7)。

費德廉(D. Fix)著;羅效德譯《看見十九世紀台灣:十四位西方旅行者的福爾摩沙故事》(臺北:如果,2006)。

鄭維中,《製作福爾摩沙:追尋西洋古書中的台灣身影》(臺北:如果,2006)。

林欣宜,〈麥格麗琪(Millicent M. McClatchie)旅行遊記中所見1895年的臺灣〉,《漢學研究》3222014.6),頁83-118

 

十、12/03)臺灣民主國:一段值得玩味的插曲

J.W. Davidson著;陳政三譯,《福爾摩沙島的過去與現在》(臺南:臺灣歷史博物館、南天,2014)。

吳密察,〈1895 年「臺灣民主國」的成立經過〉,收入氏著,《臺灣近代史研究》(臺北:稻鄉,1994)。

許佩賢譯,《攻臺見聞 風俗畫報‧臺灣征討圖繪》(臺北:遠流出版社,1995)。

許佩賢譯,《攻臺戰記 日清戰史.臺灣篇》(臺北:遠流出版社,1995)。

陳俊宏編著,《禮密臣細說臺灣民主國》(臺北:南天,2003)。

黃秀政,《臺灣割讓與乙未抗日運動》(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2)。

黃昭堂著;廖為智譯《臺灣民主國之研究》(臺北:現代學術研究基金會,1993;臺北:前衛出版社,2006)。

鄭天凱,《攻臺圖錄──台灣史上最大一場戰爭》(臺北:遠流出版社,1996)。

藍厚理(Harry J. Lamly)著;吳密察、蔡志祥譯,〈一八九五年之臺灣民主國近代中國史上一段意味深遠的插曲〉,收於黃富三、曹永和編,《臺灣史論叢》第一輯(臺北:眾文出版公司,1980),頁281-329

 

十一、        12/10)日本近代化與殖民統治

小林道彥著,李文良譯,〈後藤新平與殖民地經營日本殖民政策的形成與國內政治〉,《臺灣文獻》4831997.9),頁101-121

小林道彥著、鄭天凱譯,〈1897年臺灣高等法院長高野孟矩解職事件明治國家與殖民地領有〉,《臺灣風物》4721997.6),頁129-157

矢內原忠雄,《日本帝國主義下的臺灣》(臺北:帕米爾書店,1985)。(多版本)

吳密察,〈明治國家體制與臺灣──六三法之政治的展開〉,《臺大歷史學報》372006)。

涂豐恩,《大人的日本史》(臺北:平安文化,2015)。

淺野豐美,〈近代日本的「條約改正」與臺灣殖民地法制之初步建構〉,收於若林正丈、吳密察編,《臺灣重層近代化論文集》(臺北:播種者文化公司,2000),頁307-346

路野政直著;許佩賢譯,《日本近代思想》(臺北:五南,2008)。

李永熾,《日本的近代化與知識份子》(臺北:水牛,1970)。

子安宣邦,《東亞論:日本現代思想批判》(吉林:吉林人民,2004)。

松田利彥、淺野豊美編,《植民地帝國日本の法的構造》(東京:信山社,2004年)。

 

十二、        12/17)殖民統治與台灣近代化

吳文星,《日據時期臺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臺北:正中書局,1992)。

呂紹理,《水螺響起:日治時期臺灣社會的生活作息》,(臺北:遠流出版社,1998)。

呂紹理,《展示臺灣:權力、空間與殖民統治的形象表述》,(臺北:麥田出版社,2005)。

姚人多,〈認識臺灣:知識、權力與日本在臺之殖民治理性〉,《臺灣社會研究》422001.6),頁119-182

若林政丈,許佩賢譯,〈試論如何建立日治時期臺灣政治史研究戰後日本研究成果的一個反思〉,收於氏著、臺灣史日文史料典籍研讀會譯,《臺灣抗日運動史研究》(臺北:播種者,2007),頁421-442

翁佳音,《臺灣漢人武裝抗日史研究(18951902)》(臺北:稻鄉出版社,2007)。

張隆志,〈殖民現代性分析與臺灣近代史研究本土史學史與方法論芻議〉收於若林正丈、吳密察編,《跨界的臺灣史研究與東亞史的交錯》(臺北,播種者,2004),頁133-160

許佩賢,《太陽旗下的魔法學校:日治台灣新式教育的誕生》(臺北:東村,2012)。

許佩賢,《殖民地臺灣的近代學校》(臺北:遠流出版社,2005)。

陳培豐,《「同化」の同床異夢:日治時期臺灣的語言政策、近代化與認同》(臺北,麥田,2006)。

黃金麟,《戰爭、身體、現代性:近代臺灣的軍事治理與身體1895-2005》(臺北:聯經出版,2009)。

黃昭堂著‧黃英哲譯,《臺灣總督府》,(臺北:前衛出版社,1994)。

駒込武,〈臺灣的「殖民地近代性」〉,收於若林正丈、吳密察主編,《跨界的臺灣史──與東亞史的交錯》(臺北:播種者出版社,2004),頁161-170

 

十三、        12/24)殖民地地方政治之實態

李鎧揚,《日治時期臺灣的教育財政:以初等教育費為探討中心》(臺北:國史館,2012)。

岡本真希子著;李承機譯,〈臺灣地方選舉制度問題之諸相〉,若林正丈、吳密察主編:《臺灣重層近代化論文集》(臺北:播種者出版,20008月)。

岡本真希子著;林琪禎譯,〈殖民地人民政治參與過程中之折衝與挫折:以臺灣同化會為中心〉,《臺灣文獻》6232011.09),頁273-320

岡本真希子著;林琪禎譯,〈殖民地地方行政的開始與臺灣人名望家階層:統治體制轉換期的臺南地域社會〉,《成大歷史學報》432012.12),頁211-258

林欣宜,〈「財產是十四大庄公共」:日本統治前期新竹枋寮義民廟廟產經理的制度化〉,《全球客家研究》22014.05),頁165-218

若林政丈著;臺灣史日文史料典籍研讀會譯,《臺灣抗日運動史研究》(臺北:播種者,2007)。

陳文松,《殖民統治與「青年」:臺灣總督府的「青年」教化政策》(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5)。

陳麗華,《國家與族群——清初至戰後臺灣六堆客家地域社會的塑造》(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5)。

黃美娥,〈日治時代臺灣詩社林立的社會考察〉(原刊1997),收入氏著,《古典臺灣:文學史‧詩社‧作家論》(臺北:國立編譯館,2007)。

蔡錦堂,〈日本治臺時期所謂「同化政策」的實像與虛像初探〉,《淡江史學》132002.10),頁181-192

 

十四、        12/31)新式知識份子如何爭取權利

吳文星,《日據時期臺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臺北:正中書局,1992)。

吳叡人,〈臺灣非為臺灣人的臺灣不可~反殖民鬥爭與臺灣人民民族國家的論述1919-1931〉,收於林佳龍、鄭永常編,《民族主義與兩岸關係》(臺北:新自然主義公司,2001),頁43-110

若林政丈著;臺灣史日文史料典籍研讀會譯,《臺灣抗日運動史研究》(臺北:播種者,2007)。

荊子馨著、鄭力軒譯,《成為日本人殖民地臺灣與認同政治》(臺北:麥田出版社,2006)。

陳翠蓮,《臺灣人的扺抗與認同:一九二○~一九五》(臺北:曹永和文教基金會、遠流,2008)。

柳書琴,《荊棘之道:旅日青年的文學活動與文化抗爭》(臺北:聯經,2009)。

 

十五、        01/07)戰爭動員與臺灣人

何義麟,〈戰後初期臺灣政治結社與政治生態〉,收於《曹永和先生八十壽慶論文集》(臺北:樂學書局,2001)。

何義麟,《跨越國境線近代臺灣去殖民化之歷程》(臺北:稻鄉,2006)。

汪宏倫主編,《戰爭與社會:理論、歷史、主體經驗》(臺北:聯經,2014)。

周婉窈,〈從比較的觀點看臺灣與韓國的皇民化運動(1937-1945)〉,《新史學》521994.6),頁117-156;又收入氏著,《海行兮的年代日本殖民統治末期臺灣史論集》(臺北:允晨文化公司,2003),頁33-76

周婉窈,《海行兮的年代:日本殖民統治末期臺灣史論集》(臺北:允晨,2003)。

林繼文,《日本據臺末期戰爭動員體系之研究:1930-1945》(臺北:稻香出版社,1996)。

近藤正己著、許佩賢譯,〈對異民族的軍事動員與皇民化政策〉,《臺灣文獻》4621995.6),頁189-223

近藤正己著;林詩庭譯,《總力戰與臺灣──日本殖民地的崩潰》(上)(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4)。

柳書琴、許佩賢、石婉舜編,《帝國裡的「地方文化」:皇民化時期臺灣文化狀況》(臺北:播種者出版社,2008)。

柳書琴編,《戰爭與分界:「總力戰」下臺灣‧韓國的主體重塑與文化政治》(臺北:聯經出版社,2011)。

許雪姬,〈交流與再認識:談戰後「臺灣光復致敬團」的任務〉,《臺灣史研究》1822011),頁97-145

許雪姬,〈臺灣史上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前後:日記如是說「終戰」〉,《臺灣文學學報》132008.12),頁151-178

蔡錦堂,〈皇民化運動前臺灣社會教化運動的展開——19311937〉,收於《臺灣史國際學術研討會——社會、經濟與墾拓論文集》,(臺北:淡江大學歷史系,1995),頁369-388

蔡錦堂編著;國立編譯館主編,《戰爭體制下的臺灣》(臺北:日創社文化,2006)。

鄭梓,《戰後臺灣的接收與重建》(臺北:新化圖書公司,1994)。

蘇瑤崇,〈「終戰」到「光復」期間臺灣政治與社會變化〉,《國史館學術集刊》132007.9),頁45-87

 

版權所有 © 202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