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學年第1學期課程綱要

@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同學勿隨意影印教科書 。
Please respect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shall not copy the textbooks arbitrarily.

一、課程基本資料
開課序號 1829 課程學制
科目代碼 HIU0303 課程名稱 中國政治制度史(一)
英文名稱 History of Chinese Political Institutions (I)
全/半年 必/選修 選修
學分數 2.0 每週授課時數 正課時數: 2 小時
開課系級 歷史系(學)
先修課程
課程簡介 政治史乃是中國歷史研究中成果最豐碩的領域,據此亦能作為認識中國歷史的基礎。政治史中,制度又是重點範疇之一。本課程將整理政治制度的內容與其發展過程,提供修課同學認識中國傳統政治運作的準備。授課重點將不限於釐清制度細節,亦將分析制度於政治運作中的作用與侷限,以及制度流變的過程與因果。 本課程將以中國傳統政制為主要授課內容,兼論制度運作中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官僚政治等各項觀念的意涵。討論範圍則針對帝制時期的政制,始自東周時期封建制度的瓦解與皇帝制度的出現,迄於清代而不述及清末新政。
課程目標 對應系所核心能力
1. 瞭解中國傳統政治制度的基本架構與發展過程 學士:
 1-1 具備歷史專業知識
2. 掌握中國政治制度史研究的重要議題與論述視角 學士:
 2-2 文史相關議題之闡述能力
 3-2 溝通表達與學術討論
3. 閱讀學界成果與歷史文獻,強化史實分析的能力 學士:
 1-2 資料蒐集與解讀之能力
4. 引領建立解讀中國政治制度運作精神與發展趨勢的基本能力,強化歷史思考知能 學士:
 3-1 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的知能

二、教學大綱
授課教師 陳昭揚
教學進度與主題

上學期

第一講   導論(第1週)

第二講   帝制時期的政治制度

               一、政治運作的基本原則與型態(第2週)

               二、政治制度發展的基本趨勢與階段(第3週)

第三講   皇帝制度

               一、皇帝稱謂與帝位繼承制度(第4週)

               二、皇權運作(第5週)

第四講   干政問題

               一、后妃、外戚、宦官(第6週)

               二、權臣(第7週)

第五講   中央政府組織

               一、三公制(第8週)

               二、三省制(第9週)

               三、一省制(第10週)

               四、內閣制(第11週)

第六講  地方政府組織

              一、制度發展之一:秦漢到隋唐(第12週)

              二、制度發展之二:兩宋至明清(第13週)

              三、各級單位的職能分工(第14週)

              四、機構設置的變化趨勢(第15週)

第七講   中央與地方

              一、封建與郡縣之爭(第16週)

              二、地方控制的強化(第17週)

期末考(第18週)

下學期

第八講  入仕制度(不含科舉)

              一、入仕制度通說(第1週)

              二、魏晉南北朝以前的主要入仕制度(第2週)

              三、隋唐以後的重要入仕制度:以蔭任為主的討論(第3週)

              四、征服王朝的選官制度(第4週)

第九講  科舉制度

              一、科舉研究的重點(第5週)

              二、隋唐與兩宋(第6週)

              三、遼金元與明清(第7週)

第十講  入仕制度與社會結構(第8週)

第十一講   職官管理制度――以文官為主

              一、考核與遷轉(第9週)

              二、循資原則的運用(第10週)

              三、職務授任程序(第11週)

              四、監察制度(第12週)

              五、歷代考課審查的條款(第13週)

第十二講  官員等級制度

              一、秦漢時期:從爵命到祿秩(第14週)

              二、隋唐到明清:「階職分立制」的形成與瓦解(第15週)

第十三講  吏胥與幕賓

              一、吏胥(第16週)

              二、幕賓(第17週)

期末考(第18週)

教學方法
方式 說明
講述法 講述中國政治制度史的發展特徵與重要史實,以及學界研究的重要議題與論述視角
討論法 課堂與課餘均鼓勵同學提問,重大議題將於授課時利用臨時規劃之時段補充,並開放同學互動討論。
評量方法
方式 百分比 說明
作業 40 % 上學期:專書書評 下學期:研究回顧
期末考 30 % 命題形式為申論題
課堂討論參與 30 % 出席並參與課堂討論的考核
參考書目

一、通史

王亞南《中國官僚政治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1年)

白剛主編《中國政治制度史》(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年)

白濱主編《中國政治制度通史》(共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

吳宗國主編《中國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李世愉《中國古代官制概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

李治安、杜家驥《中國古代官僚政治——古代行政管理及官僚病剖析》(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4年)

韋慶遠、柏樺《中國官制史》(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6年)

葉林生、丁偉冬、黃正術《中國封建官僚政治研究》(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劉建軍編著《古代中國政治制度十六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

楊樹藩《中國文官制度史》(台北:黎明文化事業,1982年)

李鐵《中國文官制度》(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89年)

樓勁、劉光華《中國古代文官制度(修訂本)》(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全兩冊)(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2年)

錢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0年)

鄭欽仁主編《中國文化新論:制度篇——立國的宏規》(台北:聯經出版,1982年)

二、專史

周良霄《皇帝與皇權(增訂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朱子彥《帝國九重天——中國後宮制度變遷》(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

余華青《中國宦官制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周振鶴《中國地方行政制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萬昌華《秦漢以來地方行政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10年)

萬昌華、趙興彬《秦漢以來基層行政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08年)

朱紹侯主編《中國古代治安制度史》(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4年)

李治安《行省制度研究》(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0年)

周愚文《中國教育史綱》(台北:正中書局,2001年)

黃留珠《中國古代選官制度述略》(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

閻步克《察舉制度變遷史稿》(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7年)

王炳照、徐勇主編《中國科舉制度研究》(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

何懷宏《選舉社會及其終結——秦漢至晚清歷史的一種社會學闡釋》(北京:三聯書店,1998年)

劉海峰《科舉考試的教育視角》(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賈玉英《中國古代監察制度發展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邱永明《中國古代監察制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閻步克《中國古代官階制度引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

黃惠賢、陳鋒主編《中國俸祿制度史》(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5年)

沈星棣、沈鳳舞《中國古代官吏退休制度史》(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

趙世瑜《吏與中國傳統社會》(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

三、斷代史

安作璋、熊鐵基《秦漢官制史稿》(濟南:齊鲁書社,1984年)

陳寅恪《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唐代政治史述論稿》(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刊,1943年)

張國剛《唐代官制》(西安:三秦出版社,1987年)

楊樹藩《唐代政制史》(台北:正中書局,1988年)

吳宗國主編,劉後濱副主編《盛唐政治制度研究》(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年)

黃正建主編《中晚唐社會與政治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

杜文玉《五代十國制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楊若薇《契丹王朝政治軍事制度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程妮娜《金代政治制度研究》(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9年)

李治安《元代政治制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

張治安《明代政治制度研究》(台灣:聯經出版事業,1992年)

關文發、顏廣文《明代政治制度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

古鴻廷《清代官制研究》(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5年)

艾永明《清代文官制度》(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

張德澤《清代國家機關考略》(北京:學苑出版社,2001年)

四、工具書

俞鹿年主編《中國官制大辭典》(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

龔延明編著《宋代官制辭典》(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Hucker, Charles O.(賀凱), A Dictionary of Official Titles in Imperial China.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五、其他

余英時《歷史與思想》(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6年)

楊聯陞《國史探微》(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3年)

廖伯源《簡牘與制度》(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

毛漢光《中國中古政治史論》(台北:聯經出版,1990年)

唐長孺《魏晉南北朝史論叢》(北京:三聯書店,1991年)

陶晉生《邊疆史研究集——宋金時期》(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1年)

龔延明《中國古代職官科舉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李治安主編《唐宋元明清中央與地方關係研究》(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96年)

祝總斌《兩漢魏晉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

瞿同祖著,范忠信、晏鋒譯,何鵬校《清代地方政府》(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

黃清連主編《制度與國家》(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5年)

 

版權所有 © 202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