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學年第1學期課程綱要

@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同學勿隨意影印教科書 。
Please respect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shall not copy the textbooks arbitrarily.

一、課程基本資料
開課序號 1118 課程學制
科目代碼 ITM0085 課程名稱 研究方法(一)
英文名稱 Research Methods (I)
全/半年 必/選修 必修
學分數 3.0 每週授課時數 正課時數: 3 小時
開課系級 科技系(碩)1年級
先修課程
課程簡介 本課程之目的在於增進學習者對學術研究的認識與理解,瞭解不同研究方法的特色與應用時機,以培養執行學術研究的基本能力。本課程將透過講述、討論、抽問與專題報告等方式,讓學習者認識學術研究的意義與規範,瞭解不同研究方法實施的程序與要點,並討論不同的研究方法在學術的應用。應用本課程所學的知識與能力,學習者將可具備規劃與執行學術研究的基本能力。
課程目標 對應系所核心能力
1. 瞭解學術研究的意義與重要性。 碩士:
 1-4 具有分析、整合、創新與實踐能力
2. 瞭解學術研究的基本架構與內容要素。 碩士:
 1-4 具有分析、整合、創新與實踐能力
3. 具備搜尋與使用圖書館館藏與線上資料庫的能力。 碩士:
 1-2 具有運用科技以解決問題之能力
 1-5 具有基礎外語及國際視野之能力
 4-2 具有尊重智慧財產權的認知與態度
4. 理解不同抽樣方法的要點與適用時機。 碩士:
 2-2 具有規劃教育訓練課程及教學之能力
 2-3 具有規劃及執行人力資源發展專案之能力
5. 瞭解信度、效度的意義與重要性。 碩士:
 2-2 具有規劃教育訓練課程及教學之能力
 2-3 具有規劃及執行人力資源發展專案之能力
6. 瞭解學術研究的分類與特色。 碩士:
 1-4 具有分析、整合、創新與實踐能力
 2-2 具有規劃教育訓練課程及教學之能力
 2-3 具有規劃及執行人力資源發展專案之能力
7. 瞭解不同研究方法在學術研究上的應用。 碩士:
 1-4 具有分析、整合、創新與實踐能力
 2-2 具有規劃教育訓練課程及教學之能力
 2-3 具有規劃及執行人力資源發展專案之能力

二、教學大綱
授課教師 黃能堂
教學進度與主題

第一週 課程簡介

第二週 基本概念:研究典範

第三週 質性研究的基本概念與設計

第四週 個案研究

第五週 民族誌研究

第六週 紮根理論研究

第七週 敘說研究

第八週 現象學研究

第九週 調查研究

第十週 內容分析法

第十一週 德懷術

第十二週 實驗研究

第十三週 質量方法的併用
第十四週 學生報告與老師講評

第十五週 學生報告與老師講評

第十六週 學生報告與老師講評

第十七週 學生報告與老師講評
第十八週 學生報告與老師講評

教學方法
方式 說明
講述法 透過講解讓學生理解研究典範、研究方法與資料收集的方式
討論法 透過小組作業方式設計一份問卷,培養與人合作與溝通之能力
實驗/實作 以符合研究倫理的方式,個別完成一份訪談報告,以建立質性資料收及與分析之能力
其他 透過作業方式以熟悉論文格式
評量方法
方式 百分比 說明
作業 60 % 由(一)問卷;(二)訪談分析報告;與(三)論文格式作業三方面評量學生成績
課堂討論參與 20 % 主要指學生在課堂中發問與回答問題的表現情形。
出席 10 % 主要指學生的出缺席狀況
參考書目

王文科(1998)。教育研究法。台北市:五南。

王文科(編譯)(1994)。質的教育研究法。台北市:師大書苑。

卯靜儒(2004)。重構女性教師的「主體性」研究-女性主義研究觀點的探索。載於潘慧玲(主編),教育研究方法論:觀點與方法(頁405-424)。台北市:心理。

朱柔若(譯)(2000)。W. L. Neuman 著。社會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取向。台北市:揚智。

吳明清(1991)。教育研究 : 基本觀念與方法之分析。台北市:五南。

吳芝儀、廖梅花(譯)(2001)。A. L. Strauss & J. M. Corbin著。質性研究入門:紮根理論研究方法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Techniques and procedures for developing grounded theory)。嘉義縣:濤石。

吳齊殷(譯)(1999)。R. F. Devellis 著。量表的發展:理論與應用。台北市:弘智。

李金泉(編著)(1992)。SPSSPC應用手冊。台北市:松崗。

邱皓政(2000)。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 : SPSS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台北市:五南。

胡幼慧(主編)(1996)。質性研究 : 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市:巨流。

夏林清(譯)(1997)H. Altrichter, P. Posch, & B. Somekh 著。行動研究方法導論:教師動手做研究。台北市:遠流。

高敬文(1996)。質化研究方法論。台北市:師大書苑。

郭生玉(1981)。心理及教育研究法。台北市:大世紀。

陳惠邦(1998)。教育行動研究。台北市:師大書苑。

傅仰止、田芳華(譯)(1999)。F. J. Fowler著。改進調查問題:設計與評估。台北市:弘智。

程樹德、傅大為、王道還、錢永祥(譯)(1970)。T. S. Kuhn 著。科學革命的結構。台北市:遠流。

黃光國(1995)。心理學本土化運動中的世界觀:論「以牛刀切頭髮」。本土心理學研究,4380-413

黃光國(1998)。知識與行動:中華文化傳統的社會心理詮釋。台北市:心理。

黃光國(2001)。社會科學的理路。台北市:心理。

黃光雄(主譯)(2001)。R. C. Bogdan & S. K. Biklen著。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方法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education: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methods, 3rd ed.。嘉義市:濤石。

黃瑞琴(1991)。質的教育研究法。台北市:心理。

黃瑞祺(1996)。批判社會學:批判理論與現代社會學。台北市:三民。

楊中芳(1993)。試論如何深化本土心理學研究:兼評現階段之研究成果。本土心理學研究,4122-183

楊國樞(1993)。我們為什麼要建立中國人的本土心理學?本土心理學研究,16-88

楊國樞、文崇一(主編)(1982)。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的中國化。台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

賈馥茗、楊深坑(主編)(1988)。教育研究法的探討與應用。台北市:師大書苑。

賈馥茗、楊深坑(主編)(1993)。教育學方法論。台北市:五南。

歐用生(1989)。質的研究。台北市:師大書苑。

潘慧玲(1996)。教育研究。載於黃光雄(主編),教育導論(頁341-368)。台北市:師大書苑。

潘慧玲(主編)(2004)。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台北市:高等教育。

潘慧玲(主編)(2004)。教育研究方法論:觀點與方法。台北市:心理。

潘慧玲(編著)(2004)。教育論文格式。台北市:雙葉書廊。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01). Publication manual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5th ed.). Washington, DC: Author.

Campbell, D. T. & Stanley, J. C. (1966). Experimental and quasi-experimental design for research. Chicago: Rand McNally.

Cortazzi, M. (1993). Narrative analysis. London: The Falmer Press.

Creswell, J. W. (1994). Research design: Quantitative & qualitative approaches. Thousand Oaks, CA: Sage.

Creswell, J. W. (2002). Educational research: Planning, conducting, and evaluating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research. Upper Saddle River, NJ: Merrill Prentice Hall.

Creswell, J. W. (2007, 2nd ed.). Qualitative inquiry & research design: Choosing among five approaches.. 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Creswell, J. W. (2008, 3rd. ed). Educational research: Planning, conducting, and evaluating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research. Upper Saddle River, NJ: Merrill Prentice Hall.

Denzin, N. K., & Lincoln, Y. S. (Eds.). (2000).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2nd ed.). Thousand Oaks, CA: Sage.

Fetterman, D. M. (1998). Ethnography: Step by step. Newbury Park, CA: Sage.

Glaser, R., Lieberman, A., & Anderson, R. (1997). “The vision thing”: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AERA in the 21st century, part 3: Perspectives on the research-practice relationship. Educational Researcher, 26(7), 24-25.

Geertz, C. (1973).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 London: Basic Books.

Goetz, J. P., & LeCompte, M. D. (1984). Ethnography and qualitative design in educational research.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Guba, E. G. (1990). The paradigm dialog. Thousand Oaks, CA: Sage.

Harding, S. (Ed.). (1987). Feminism & methodology. Bloomington, I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Hatch, J. A., & Wisniewki, R. (1995). Life history and narrative. London: Falmer Press.

Hesse-Biber, S. N., & Leavy, P. (2004). Approaches to qualitative research.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Krueger, R. A. & Casey, M.A. (2000). Focus groups: A practical guide for applied research (3rd ed.). Thousand Oaks, CA: Sage.

Maxwell, J. A. (1996). Qualitative research design: 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housand Oaks, CA: Sage.

McMillan, J. H., & Schumacher, S. (2001). Research in education: A conceptual introduction. (5th ed.). New York: Longman.

Miles, M. B. & Huberman, A. M. (1984). Qualitative data analysis: A sourcebook of new methods. London: Sage.

Morgan, D. L. (1997). Focus groups as qualitative research (2nd ed.). Thousand Oaks, CA: Sage.

Patton, M. Q. (1990). 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2nd ed.). Newbury Park, CA: Sage.

Peterson, P. L. (1998). Why do educational research? Rethinking our roles and identities, our texts and contexts. Educational Researcher, 27(3), 4-10.

Reinharz, S. (1992). Feminist methods in social research.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Rossman, G. B. & Rallis, S. F. (1998). Learning in the field: An introduction to qualitative research. Thousand Oaks, CA: Sage.

Tashakkori, A., & Teddlie, C. (1998). Mixed methodology: Combining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 Thousand Oaks, CA: Sage.

Thomas, J. (1993). Doing critical ethnography. Newbury Park, CA: Sage.

Yin, R. K. (1994).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 (2nd ed.). Thousand Oaks, CA: Sage.

版權所有 © 202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