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學年第1學期課程綱要

@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同學勿隨意影印教科書 。
Please respect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shall not copy the textbooks arbitrarily.

一、課程基本資料
開課序號 3111 課程學制
科目代碼 PGUS012 課程名稱 環境倫理
英文名稱 Environmental Ethics
全/半年 必/選修 選修
學分數 2.0 每週授課時數 正課時數: 2 小時
開課系級 環境監測學程
先修課程
課程簡介 1.介紹環境倫理哲學理念、自然環境的倫理價值,以及永續發展的重要性,並探討環境倫理與永續發展之相關性。 2.分析環境倫理的意義與標準、環境倫理的學習,以及環境教育與環境倫理的關係,尤其著重於人與環境關係的變遷。 3.強調環境倫理的實踐,以綠色生活作為案例,並以永續發展重大議題進行討論,分析永續的經濟、環境及社會文化。 4.簡介宗教的環境倫理觀,包括儒家思想、道家(老莊)思想、佛家思想及基督教思想等,並比較其在環境倫理上之異同。 5.闡述西方環境倫理的發展,分析環境問題的根源、後果與對策,並選讀環保倫理經典著作,瞭解重要環境倫理原則。
課程目標 對應系所核心能力
1. 瞭解環境倫理思潮及正確的價值信念。 學士:
 1-1 瞭解地學與環境科學的內涵,包括理論、概念與方法。
 3-1 具備系統性思考與跨領域視野。
 3-2 具備全球思維,並能因地制宜思考環境議題的素養。
 4-3 珍惜環境資源,能實踐環境永續發展的價值觀。
2. 建立生態系共存共榮的環境倫理觀。 學士:
 2-1 瞭解區域環境特色,應用於環境議題個案分析。
 3-1 具備系統性思考與跨領域視野。
 3-2 具備全球思維,並能因地制宜思考環境議題的素養。
 4-3 珍惜環境資源,能實踐環境永續發展的價值觀。
3. 發展具有環境關懷與嚴謹科學精神的永續發展行為。 學士:
 3-2 具備全球思維,並能因地制宜思考環境議題的素養。
 4-2 具備多元溝通與團隊合作的態度。
 4-3 珍惜環境資源,能實踐環境永續發展的價值觀。
4. 熟練地學與環境科學研究所需之知能。 學士:
 1-2 熟練地學與環境科學研究所需之技能,包括野外實察、統計與空間資訊分析等。
 1-3 具備環境監測軟硬體操作之能力。
 1-4 具備環境變遷、環境監測及災害評估知能。
 2-2 具備跨領域知識與技能,應用於環境影響評估。
5. 培養從日常生活中落實永續發展的環境行動。 學士:
 2-3 具備整合環境地學知識與規劃管理的方法,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
 4-1 能自我實現科學研究的精神。

二、教學大綱
授課教師 黃朝恩
教學進度與主題
 

1.環境倫理哲學理念

2.永續發展概念 

3.自然環境的倫理價值   

4.環境倫理的意義與標準       

5.環境教育與環境倫理的關係      

6.環境倫理的學習    

7.環境倫理的實踐:以綠色生活為例

8.人與環境關係的特質   

9.期中考      

10.宗教的環境倫理觀

11.儒家及道家(老莊)思想

12.佛家思想及基督教思想

13.西方環境倫理的發展

14.環保倫理經典著作選讀

15.重要環境倫理原則

16.環境問題的根源、後果與對策

17.基本倫理原則 -- 建立永續社會

18.期末考
教學方法
方式 說明
講述法  
討論法  
合作學習  
實地考察、參訪  
媒體融入教學  
其他 期末發表
評量方法
方式 百分比 說明
作業 5 %  
期中考 30 %  
期末考 30 %  
課堂討論參與 10 %  
出席 5 %  
報告 20 % 專題報告
參考書目  

(一)中文

1.周儒(1992)環境倫理的探討,環境教育季刊,1525-31

2.黃朝恩(1989)  人與環境的互動關係,環境教育季刊,226-32

3.黃朝恩(1992)心靈環保與綠色運動,環境教育季刊,143-7

4.楊冠政  (1991) 環境價值的策略研究,環境教育季刊, 10:12-25

5.楊冠政(1996) 人類環境倫理信念的演變,環境教育季刊,28:11-13

6.楊冠政 (2003) 生態倫理的內涵及其實踐,應用倫理研究通訊,2657-74.行政院 (2006),《海洋政策白皮書》。

(二)英文

1.Anonymous (1986) Education on Environmental Values. UNESCO- UNEP

2.Carson, R. (1962) Silent Spring.

3.Club of Rome (1972) The Limits to Growth.

4.Hardin, G. (1968) 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 Science 162: 1423.

5.Leopold, A. (1949) A Sand County Almanac.

6.Marsh, G.P. (1864) Man and Nature.

7.Muir, J. (1901) Our National Parks.

8.Naess, A.(1973) 'The Shallow and the Deep, Long-Range Ecology Movement.' Inquiry 16: 95-100

9.Rath, L. et al (1966) Values and Teaching, Ohio:Merrill.

10.Rolston, H. (1988)  Environmental Ethics.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11.Thoreau, H.D. (1854) Walden; Life in the Woods.

12.WECD (1987)  The Brundtland ReportOur Common Future.

White, L. (1967) The Historical Roots of our Ecological Crisis. Science 155:1203.

版權所有 © 202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