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學年第1學期課程綱要

@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同學勿隨意影印教科書 。
Please respect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shall not copy the textbooks arbitrarily.

一、課程基本資料
開課序號 2638 課程學制
科目代碼 SEC0055 課程名稱 科學文本分析
英文名稱 Science Texts Analysis
全/半年 必/選修 選修
學分數 3.0 每週授課時數 正課時數: 3 小時
開課系級 科教所(碩)碩博合開
先修課程
課程簡介 本課程旨在介紹系統功能語言學,據為科學文本分析的基礎,並配合科學文本閱讀理解之相關文獻,介紹科學文本的體裁(Genre)、主述位 (Theme-Rhyme analysis)、圖文整合、蘊含序列、名物化(nominalization)、文法隱喻(grammatical metaphors)、深度階與精度階、科學術語的演化、CKIP及其應用、超文本分析等。除了一般教科書文本的分析之外,也將著重在漢英文本(含科學新聞)的比較分析。
課程目標 對應系所核心能力
1. 了解科學教科書文本的特性 碩士:
 1-6 熟悉科學課程發展沿革並能批判反思
博士:
 1-6 熟悉科學課程發展沿革並能批判反思
2. 了解漢語科學的優勢與潛在困難 碩士:
 1-7 具設計、發展及評鑑科學課程之能力
博士:
 1-7 具設計、發展及評鑑科學課程之能力
3. 具分析漢語文本分析的能力 碩士:
 2-1 具備科學教師所需科學教育素養與科學教學知能
博士:
 2-1 具備科學教師所需科學教育素養與科學教學知能
4. 能進行文本重構 碩士:
 3-3 積極進行教學研究與解決教學問題
博士:
 3-3 積極進行教學研究與解決教學問題

二、教學大綱
授課教師 楊文金
教學進度與主題

週次

主題

附註

1

導論  科學英語的發展史

說明課程大綱

2-4

文本分析的語言學基礎:系統功能語言學

 

5-8

文本分析實例

  1. 類別組成關係
  2. 光合作用
  3. 能量塔
  4. 溫度與熱

 

9-12

圖形分析基礎:視覺語法與實例

  1. 視覺語法
  2. 月相
  3. 神經系統
  4. 其他

 

13-14

漢英科學文本分析比較

  1. 觀念物理(1)
  2. 英漢新聞科學
  3. Hypothesis, hypothesize, assumption, assume
  4. Explanation, positivism, empirical study
  5. Prove, confirm, show
  6. Libra, balance

 

15-16

科學文本與邏輯

  1. 「或」
  2. 「而」
  3. punctuations

 

17-18

同學作品發表、討論與分享。

 

教學方法
方式 說明
講述法 陳述科學語言、漢語特性、以及教科學文本的分析理論與技術。
討論法 師生與生生討論文本/科學文本的相關議題
合作學習 小組組員相互閱讀及分析彼此的文本
實驗/實作 重構科學文本並以視動儀或SmartReader進行閱讀理解實驗
評量方法
方式 百分比 說明
作業 10 % 課後作業的品質
課堂討論參與 30 % 提問、參與討論、對討論的貢獻度。
報告 20 % 分享作業及專題等。
專題 40 % 重構文本並進行實驗
參考書目
  1. Wellington & Osborne. Language and Literacy in Science Education.
  2. Unsworth, L. 2001. Teaching Multiliteracies across the curriculum.
  3. Martin J R & Veel R. 1997. Reading Science.
  4. Van Leeuwen, T & Kress G. 1996. Reading Images.
  5. Fang, Z-H & Schleppegrell, M. J. Reading in Secondary Content Areas.
  6. Schleppegrell, M. J. The language of Schooling: A Functional Linguistics Perspective.
  7. Banks, D. (2008).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writing: linguistic features and historical context: Equinox.
  8. Crosland, M. (2006). The language of science: from the vernacular to the technical: Lutterworth Press.
  9. Darian, S. G. (2003). Understanding the language of science: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10. Halliday, M. A. K., & Martin, J. R. (1993). Writing science: literacy and discursive power: Falmer Press.
  11. Halliday, M. A. K., & Webster, J. (2006). The language of science: Continuum.
  12. Reeves, C. (2005). The language of science: Routledge.
  13. O’Halloran, K. L. (Ed.) (2004). Multimodal Discourse Analysis: Systemic Functional Perspectives. New York, NY: Continuum.
  14. 胡壯麟、朱永生、張德祿、李戰子。系統功能語言學概論。
  15. SFL information
  16. Jim’s Home

版權所有 © 202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