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學年第1學期課程綱要

@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同學勿隨意影印教科書 。
Please respect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shall not copy the textbooks arbitrarily.

一、課程基本資料
開課序號 1617 課程學制
科目代碼 THM0075 課程名稱 十八世紀臺灣史專題討論
英文名稱 Seminar on Eighteenth-Century Taiwan History
全/半年 必/選修 選修
學分數 2.0 每週授課時數 正課時數: 2 小時
開課系級 臺史所(碩)
先修課程
課程簡介 本課程討論十八世紀臺灣歷史演變,以「帝國與『邊疆』臺灣」、「歷史的出現及臺灣史料的性質」、「移民、原住民與土地問題」、「國家中的地方:建置、法律、官僚、士紳、動亂」四個單元,討論十八世紀臺灣史中重要問題。本課程以重要議題之講授、配合史料閱讀與討論、最後是參與同學期末發表三個階段進行。
課程目標 對應系所核心能力
1. 了解十八世紀臺灣史的特殊性及在整體臺灣歷史之定位 碩士:
 1-1 資料蒐集、解讀與分析能力
 3-1 發現問題與主動探索能力
2. 掌握清代臺灣史研究的史料 碩士:
 1-1 資料蒐集、解讀與分析能力
 2-2 具備獨立調查與訪問的能力
 2-3 具備史學多元應用能力
3. 培養獨立思考、獨立研究清代臺灣史的能力 碩士:
 1-1 資料蒐集、解讀與分析能力
 1-2 跨學科研究能力
 2-1 歷史專題研究與寫作能力
 2-3 具備史學多元應用能力
 3-1 發現問題與主動探索能力
 4-2 具備臺灣主體性思維與世界觀

二、教學大綱
授課教師 吳密察
教學進度與主題
本課程分成以下四個單元進行,每週主題如下:

1.        帝國與「邊疆」臺灣

2.        歷史的出現及臺灣史料的性質

3.        移民、原住民與土地問題

4.        國家中的地方:建置、法律、官僚、士紳、動亂

l  帝國與「邊疆」臺灣

1   導論及課程簡介

2   「大清帝國」中的「臺灣邊彊」

l  歷史的出現及臺灣史料的性質

3   臺灣歷史的「出現」及臺灣史料的性質,兼論社會科學對臺灣史的影響

4   地方志選讀與討論(《諸羅縣志》、《鳳山縣志》)

5   民間文獻選讀及討論一(古文書、地契等)

6   民間文獻選讀及討論二(臺灣史料集成及THDL

7   日本統治時代報告書(土地申告書、總督府抄錄契字等)

l  移民、原住民與土地問題

8   邊疆治理與經濟活動(移民與土地開發問題討論)

9   土地制度與族群關係(熟番問題討論)

10  番屯制度與隘墾制度(《淡新檔案》選讀及討論)

l  國家中的地方:建置、法律、官僚、士紳、動亂

11  地方動亂與社會變化一(《平臺紀略》選讀及討論)

12  地方動亂與社會變化二(「明清臺灣檔案彚編」選讀及討論)

13  18世紀晚期的北臺灣社會動員(《淡新檔案》選讀及討論)

14  噶瑪蘭廳的「開發」(《噶瑪蘭廳志》、《噶瑪蘭志略》等)

15  期末發表一

16  期末發表二

17週 期末發表三

18  綜合討論
教學方法
方式 說明
講述法 由教師講授相關重要議題
討論法 每週閱讀、討論相關史料
專題研究 期末針對18世紀臺灣史撰寫專題研究
評量方法
方式 百分比 說明
作業 40 % 各單元作業練習
課堂討論參與 30 % 每週專題資料閱讀及討論
報告 30 % 個人期末書面報告
參考書目 1.     Evelyn S. Rawski, “Economic and Social Foundationof Late Imperial Culture,” in David Johnson, Andrew J. Nathan, and Evelyn S.Rawski eds., Popular Culture in LateImperial China, (Berkeley, Los Angeles, Lond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Press, 1985).

2.    JohannaMenzel Meskill(麥斯基爾)、王淑琤譯,《霧峯林家:臺灣拓荒之家》(臺北:文鏡文化,1986)。

3.     John Robert Shepherd,《Statecraft Political Economy on The TaiwanFrontier 1600-1800》(臺北:南天書局,1995)。(臺大出版中心有中譯本)

4.     王世慶,《清代臺灣社會經濟》(臺北:聯經出版,2006)。

5.     王瑛曾,《重修鳳山縣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6.     吳密察,〈歷史的出現-臺灣史學史素描〉,《當代》2242006)。

7.     李文良,《清代南臺灣的移墾與「客家」社會(1680-1790)》(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1)。

8.     李丕煜,《鳳山縣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9.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10.  周鍾瑄,《諸羅縣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9)。

11.  林豪,《澎湖廳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12.  施添福,《清代臺灣的地域社會:竹塹地區的歷史地理研究》(新竹:新竹縣立文化中心,2001)。

13.  柯志明,《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策與熟番地權》(臺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2001)。

14.  高拱乾,《臺灣府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2002)。

15.  陳其南,《臺灣的中國傳統社會》(臺北:允晨,1991訂正版)。

16.  陳秋坤,《清代臺灣土著地權:官僚、漢佃與岸裡社人的土地變遷,1700-1895》(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1997修訂再版])。

17.  黃富三,《霧峰林家的興起──從渡海拓荒到封疆大吏(一七二九〜一八六四)》(臺北:自立,1987年)。

18.  劉良壁,《重修福建臺灣府志》 (臺北:遠流出版,2005)。

19.  蔣毓英,《臺灣府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2002)。

20.  盧德嘉,《鳳山縣采訪冊》,(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瞿同祖,《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臺北:里仁,1984)。

版權所有 © 202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