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學年第1學期課程綱要

@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同學勿隨意影印教科書 。
Please respect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shall not copy the textbooks arbitrarily.

一、課程基本資料
開課序號 0974 課程學制
科目代碼 04UG012 課程名稱 認識臺灣的原住民
英文名稱 Understanding Taiwan Aborigines
全/半年 必/選修 通識
學分數 2.0 每週授課時數 正課時數: 2 小時
開課系級 通識
領域類別 97-105入學:歷史與文化 ;106-108入學:歷史與文化
課程簡介 1.從臺灣的原住民瞭解世界南島語族的共同文化特質、臺灣南島語族的族群特色。將臺灣放置在太平洋的寬廣視野中;將臺灣原住民置於南島語族發展史的範疇來瞭解。 2.閱讀資料方面,除了運用傳統文本史料之外,其他各種形式的歷史資料,如口述、影像、音樂等,表現多元的原住民歷史,從中凸顯台灣原住民的地位與台灣歷史發展中的獨特性,進而讓學生培養出對於歷史的思考能力。
課程目標 對應基本素養
1. 介紹台灣各族群之原住民,使學生瞭解其文化特質。 學士:
 3 批判反思與人文涵養
2. 使學生瞭解臺灣原住民在世界的南島語族中所佔有的地位,以及台灣在海洋發展史的意涵。 學士:
 2 多元文化與國際視野
3. 藉由瞭解台灣原住民的歷史,補足以往以漢人為中心史觀的台灣史空白之處 學士:
 7 創新領導與問題解決
4. 藉由族群之間的歷史與文化,來達到族群之間相互的尊重,共同創造台灣新的歷史。 學士:
 8 社會關懷與公民實踐

二、教學大綱
授課教師 陳永龍
教學進度與主題
1. 課程介紹、修課同學自我介紹
2. 稱謂的政治:
    番人?山地人?山胞?土著?少數民族?先住民?原住民? 南島語族?
3. 第一民族、第四世界:全球原住民處境與一般性狀況
4. 臺灣史中的原住民處境與現狀
5. 原住民與「肯認政治」:被官方命名與承認的族群
6. 分組報告主題說明:原住民各族民族誌與文化體驗報告(分組)
7.看與被看:文化田野的反省與進入原住民社會的準備
8. 殖民政權的統治:
    從生番到熟番的番界變動與文化流失(含所謂的「平埔」諸族)
9. 期中考週
10. 原住民主體化運動的社會義涵;自治、土地、尊嚴
11. 原住民土地倫理與生態智慧
12. 小組報告一:泰雅族、賽夏族、太魯閣族、賽德克族
13. 小組報告二:布農族、鄒族、拉阿魯瓦族、卡那卡那富族
14. 小組報告三:排灣族、魯凱族、卑南族、邵族
15.小組報告四:阿美族、撒奇萊雅族、噶瑪蘭族、達悟族
16. 原住民的困境與希望:後殖民情境、自我殖民化與祛殖民運動
17. 課程總結與討論
18. 期末考週
教學方法
方式 說明
講述法  
討論法  
問題解決教學  
合作學習  
實地考察、參訪  
媒體融入教學  
專題研究  
評量方法
方式 百分比 說明
課堂討論參與 30 % 課堂參與討論狀況與MOODLE等討論
出席 10 % 無故缺曠課六次以上死當
報告 40 % 期末個人報告與心得
專題 20 % 小組參訪與各族群民族誌報告(每組15-16分鐘)
其他 10 % 非課堂討論與其他表現加分
參考書目 原民會官方網站
中研院原住民相關網站
郁永河,《裨海紀遊》台灣文獻叢刊第44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
伊能嘉矩、粟野傳之丞,《臺灣蕃人事情》(台北:臺灣總督府,1900)。
馬淵東一、移川子之藏,《台灣高砂族系統所屬の研究》,(臺北:土俗人類學調查研究室,1935)。
臺灣總督府蕃務局,《高砂族調查書》,昭和十三年(1938)。
Glen Dudbridge ed., Aborigines of South Taiwan in the 1880s, 台北:順益博物館、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1999。
Robert Eskilden ed., Foreign Adventurers and the Aborigines of South Taiwan, 1867-1874
Western Sources Related to Japan’s 1874 Expedition to Taiwan, , 台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05。

版權所有 © 202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