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學年第1學期課程綱要

@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同學勿隨意影印教科書 。
Please respect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shall not copy the textbooks arbitrarily.

一、課程基本資料
開課序號 0514 課程學制
科目代碼 ISM0802 課程名稱 使用者經驗設計
英文名稱 User Experience Design
全/半年 必/選修 選修
學分數 3.0 每週授課時數 正課時數: 3 小時
開課系級 圖資所(碩)
先修課程
課程簡介 在當今工業4.0的創新時代,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我們無時無刻皆有可能使用各種不同類型的系統或平台。科技亦與使用者經驗(User Experience, UX)密切相關:當我們使用系統或平台所產生的行為、情緒與認知,都會影響我們後續使用該系統或平台的意願。有鑒於知識圖譜為當前最具有前景且重要的技術,基於知識圖譜的視覺化介面(knowledge graph-based visualization interface) 在現在的企業組織占重要地位(例如Google知識圖譜)—知識驅動的組織可以通過了解完整環境做出關鍵決策。然而,知識圖是存儲在圖資料庫之中;圖查詢檢索到的數據子集是以節點和邊的二維圖的形式呈現給使用者。對使用者而言,透過瀏覽節點和邊之間的關係來獲取知識並不是件容易的任務。如何為使用者設計一個合適的介面變成關鍵問題。在本課程中,我們將以使用者為中心的設計方式,探討如何設計出易於使用者使用、以圖形為基礎的介面,用以實現使用者、系統/平台/網站和不同情境之間的良好互動。本學期我們將從以下使用者經驗設計的層面,探究如何為數位遺產典藏網站及系統,設計出使用者友好的知識圖譜視覺化介面:使用者經驗設計要點、技術、背景及人類心理。
課程目標 對應系所核心能力
1. 說明使用者經驗設計及知識圖譜的基本概念 碩士:
 1-2 探究資訊與知識組織之原理與方法
 1-4 探究資訊傳播之理論與方法
 3-4 尊重多元、具國際觀
2. 熟悉當前知識圖譜視覺化介面系統/平台/網站發展現況,並能評估易用性 碩士:
 1-5 探究知識產業與資訊社會之發展
 2-2 具備整合應用數位與網路科技的能力
 2-3 具備規劃及評估資訊系統的能力
 3-4 尊重多元、具國際觀
3. 描述與解釋使用者經驗設計的原則與評估方法 碩士:
 1-3 探究資訊使用者及資訊使用之理論與方法
 2-1 具備問題分析及解決的能力
 2-3 具備規劃及評估資訊系統的能力
4. 應用使用者經驗設計原則與方法,為潛在使用者設計知識圖譜視覺化介面 碩士:
 2-1 具備問題分析及解決的能力
 2-3 具備規劃及評估資訊系統的能力
 3-1 自主學習、創新應變
 3-3 誠懇親和、利他合作
 4-1 以人為本,尊重知識,整合運用資訊科技與創新服務,促進知識之自由與有效使用。

二、教學大綱
授課教師 袁千雯
教學進度與主題

設計思維是一種應用創造力的創新科學方法,為棘手的問題提出新穎的解決方案與評估。設計思維是讓自己沉浸在問題空間,圍繞痛點和機會領域進行創造性思考,然後迭代地(iteratively)對全新解決方案進行原型(prototype)探索與設計的過程。設計思維專注於傾聽,使用者同理心,全腦思維,合作和實驗與實作。它可以應用於任何團隊和任何領域 - 從建築與設計到醫療保健與產品開發。從“好神拖”到“Tesla: 電動車”到“銀青共創”的一切都是設計思維的結果。設計思維的技巧、科學和工具也可以應用於非營利組織和公共部門的問題。本課程將要求同學們提出自己有興趣的議題,合作學習與思考解決真實世界各種問題與實作解答。

 

其中,現代科技系統開發的過程中須考慮使用者經驗設計,其中包含了以下幾項重點:系統必須容易使用、學習、簡單操作、達到使用者所需之目的等。本課程將從使用者的角度出發,確保最佳的使用者經驗。課程內容包含使用者經驗設計的基礎、使用者研究量測的內涵與方法、如何收集質化與量化的使用者資料並分析、資訊設計、互動設計、使用經驗、使用性測試等。

 

本課程將透過課堂上課、討論、以及實作的方式,介紹使用者研究的實際案例、評估模式、團隊合作方法、設計與評估工具、實踐思維、挑戰、以及實際執行的程序。本課程主要評量方式為小組合作計畫,各課程單元的閱讀資料、個人作業、以及課程活動等。每堂課的內容均與小組計劃相關。學生將按照步驟,以學期為時間單位,學習如何擬定、安排小組計劃。在過程當中也將學習如何預測與分析使用者的使用行為。本課程期望學生能透過自主學習、與小組成員合作等方式解決各項設計與開發問題。

教學方法
方式 說明
討論法  
問題解決教學  
實驗/實作  
評量方法
方式 百分比 說明
作業 50 %  
課堂討論參與 20 %  
報告 30 %  
參考書目
  • 指定教科書:Lazar, J., Feng, J. H., & Hochheiser, H. (2010). Research methods in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Wiley.指定教科書:設計的心理學:人性化的產品設計如何改變世界 (唐納諾曼,1990)Norman, D.A. (1990). The design of everyday things. New York: Basic Books.Rosson, M. B., & Carroll, J. M. (2002). Usability engineering: scenario-based development of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Morgan Kaufmann. (參考書目)未來生活的創新提案.楊振甫, 黃威融/新學林 (相關案例:http://www.dechnology.com.tw/project)

版權所有 © 202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