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同學勿隨意影印教科書 。 Please respect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shall not copy the textbooks arbitrarily. |
![]() |
科目代碼 | 02UG007 | 課程名稱 | 中國哲人的生命與心靈 |
英文名稱 | The Intrinsic Life and Thinking of the Ancient Chinese Philosophers | ||
全/半年 | 半 | 必/選修 | 通識 |
學分數 | 2.0 | 每週授課時數 | 正課時數: 2.0 小時, 實驗時數: 0.0 小時 |
領域類別 | 哲學思維與道德推理 | ||
課程簡介 | 中國哲學有別於西洋哲學,關注重點較不在於抽象思維或邏輯論辯,而在於生命存在的思考與心靈的安頓。因此,存在意義的探問、生命苦樂的感受、人我互動的省察、安身立命的歸向……凡此種種的體會與心得,形成中國哲學的重要內容。哲學為一切學問之母。中國歷代哲人的生命體驗,實為中國文化之珍貴資產;尤其在價值迷失的當代,足供人們省思與參考。而在大學教育中,藉由通識課程的開設,使非國文或哲學科系的學生,得以一窺中國哲學之堂奧,與所學之專業知識與個人之生活經驗相融互發,俾有所益,實屬需要。 本課程的設計重點,在於以深入淺出的方式,介紹中國哲學思想。特別是對中國哲學有興趣的初學者或非國文系學生,可以在任課教師的帶引下,穿越古文閱讀的障礙,在短時間之內掌握中國哲學的思維理路與主要內涵,從而具備進一步探索中國哲學的能力。 | ||
課程目標 | 對應基本素養 | ||
1. 使學生掌握中國哲學的思維理路與主要內涵。 |
學士: 3 批判反思與人文涵養 |
||
2. 帶引學生認識中國哲人不同的生命型態與心靈世界,豐富學生之心靈內涵,並提供學生生命方向的參考。 |
學士: 2 多元文化與國際視野 |
||
3. 結合中國哲人的生命體驗與當代人的存在感受,引發學生對於個人生命與生活經驗的省思,並能將所學哲思應用於個人生活。 |
學士: 2 多元文化與國際視野 8 社會關懷與公民實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