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同學勿隨意影印教科書 。
Please respect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shall not copy the textbooks arbitrarily.

科目代碼 ESM0067 課程名稱 恆星結構演化
英文名稱 Stellar Structure and Evolution
全/半年 必/選修 選修
學分數 3.0 每週授課時數 正課時數: 3.0 小時, 實驗時數: 0.0 小時
先修課程
課程簡介 熟悉恆星基本性質與測量參數─表面溫度、光譜分類、光度分類 認識恆星內部結構 認識恆星結構四個方程式 了解輻射在恆星內部傳輸之物理機制 了解與恆星能源有關之核融合反應 能用IDL撰寫程式獲得太陽由內至表面的結構參數 認識恆星演化末期之現象 總論、恆星分類 3.2-3.6,Chapter 5,Chapter 8 恆星表面溫度 3.2-3.6,Chapter 5,Chapter 8 恆星結構方程 Chapter 10 氣體狀態方程 Chapter 10 核融合反應 Chapter 10 能量傳輸︰輻射 8.2 能量傳輸︰對流 8.2 期中測驗 Sun Model Chapter 11 邊界條件、 IDL程式語言 Stellar model & IDL Stellar model & IDL 太陽模式 Chapter 11 恆星形成 Chapter 12 恆星末期演化 Chapter 13 超新星與中子星 Chapter 15 白矮星 Chapter 16.1-16.4 恆星的脈動 Chapter 14 期末測驗 學期成績依據 作業20分,兩次測驗各25分、IDL太陽模式15分,專題報告15分。 專題報告(team paper):在2005-2008年發表之論文,選擇與本課程有關之題材,完成報告,必須附上參考文獻;30分鐘口頭報告前,交一份電子檔報告。 @ 作業於指定時間交。若進度非如預期,得調整之。 參考書目 An Introduction to Stellar Astrophysics,volume 3, Stellar Structure and Evolution, Erika Bohrm-Vitense(1994),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An Introduction to Modern Astrophysics,Bradley W. Carroll & Dale A. Ostlie(1996),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Inc.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Stellar Structure,S. Chandrasekhar(1967),Dover A Publications, Inc. Stellar Structure and Evolution,R. Kippenhahn and A. Weigert Stellar Interiors,C. J. Hansen and S. D. Kawaler. Principles of Stellar Evolution and Nucleosynthesis by D.D. Clayton
課程目標 對應系所核心能力
1. * 認識、了解並能導出 恆星結構基本方程及其邊界條件 * 熟悉理想氣體方程並會計算平均分子重 * 能自行撰寫電腦程式,得到太陽質量、壓力、光度、溫度與參數r之關係圖 * 認識恆星形成語演� 碩士:
 1-2 瞭解地球科學基本內涵,具備跨領域的知能和分析與應用之能力。
 1-4 具備理性思維與邏輯判斷之能力。
 1-5 具備批判性思考之能力。
 2-1 具備資料統整與邏輯推演之能力。
 2-4 具備操作地科儀器、野外考察、探勘和戶外觀測之能力。
 2-5 具備進修與學習專業科學新知之能力。
 2-6 具備電腦應用、網路學習與搜尋之能力。
 3-1 能以理性、科學與周延專注的態度尋求問題解答。
 3-2 能獨立思考與自我省思。
 3-3 有開闊的胸襟,不拘成見,勇於接受科技新知與理論。
 3-4 富同情心,具備有效溝通協調之能力。
 4-1 秉持誠實不造假的精神。
 4-3 具有抱持懷疑的求知態度。
 4-4 能珍惜地球資源,尊重智慧財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