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同學勿隨意影印教科書 。
Please respect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shall not copy the textbooks arbitrarily.

科目代碼 HIC0040 課程名稱 東亞經濟史中的臺灣、中國、日本與世界
英文名稱 Special Topics in Taiwan, China, Japan & the World in East Asian Economic History
全/半年 必/選修 選修
學分數 2.0 每週授課時數 正課時數: 2.0 小時, 實驗時數: 0.0 小時
先修課程
課程簡介 一、 課程簡介 隨著1990年代網路時代的來臨,人類社會的歷史書寫起了全面性的改變,描繪全球史與各個地方歷史無遠弗屆,且是多面向的關連,正在取代個別國家歷史或是個別國家與國家關係歷史的寫作。本課程重點在就任課教師長年有關台商的亞太商貿網絡(1860-1961)研究(Pacific Bound: Taiwanese Merchants’ Overseas Economic Activities, 1860-1961書稿),例示這種全球史與地方歷史交織的歷史書寫,並引領相關歷史研究。 東西方學者都傾向以大西洋為中心論述現代世界體系,影響深遠的Immanuel Wallerstein即為其一。Andre Gunder Frank 的ReORIENT以其粗疏的論證還引起廣泛注意,正因學界深切體察到以西方為中心的世界觀有所偏頗。Wallerstein 與Frank等的研究集中討論十六到十八世紀。日本學者如濱下武志、杉原薰等也強調亞洲內部經濟關係的重要性,研究時間往下延展到二十世紀,但論及東西關係,卻仍以大西洋延伸的印度、新加坡、香港為基軸,而未留意及1930年代因太平洋航運興起而凌駕香港之上的神戶與大阪。當1910年代為東亞第一大港的香港於1930年代降為世界第七大港時,神戶、大阪已躍為世界第三、第五大港。因1914年巴拿馬運河開鑿而明顯崛起的太平洋航運,逐漸分擔1869年蘇伊士運河開鑿以來歐亞航線串連亞洲與世界的任務。隨著太平洋勢力的崛起,亞洲內部秩序重新調整,美、日、英、中的關係變化深深影響台灣。美、日、英等國帶來現代民族國家的主權、領土、國際條約觀念與關稅、貨幣、國籍等等相關制度。針對此等觀念,中國則甚模糊。台灣商人在這個縫隙間構築商貿網絡,其間深刻體現boundary概念的近代轉折與歷史影響,也為今天在台灣的中華民國提供一個歷史舞台,同時也為十九世紀六0年代到二十世紀六0年代亞太世界裡,中、英兩舊帝國的衰微,日、美兩新帝國的崛起提供一個視角。 二、課程要求 1. 上課:指定讀物需事先閱讀,輪流摘述內容,以為課堂討論之基礎。 2. 期中考:報告研究進度。 3. 期末考(50%):筆試,期末就講義中選三分之一考試,考題部分由學生各出10題選擇題中擇優錄取,錄取者每題加該部分成績的半分。 4. 課堂討論參與(20%)。 5. 報告(30%),或寫英、日文書之書評,或寫相關專題研究,可以個別撰寫,也可以集體研究,報告以一萬字為原則,可以中文或英、日文撰寫,需符合學術著作體例。 三、諮詢電話 mhlmh@gate.sinica.edu.tw Tel: (02) 2789-8239
課程目標 對應系所核心能力
1. 例示全球史與地方歷史交織的歷史書寫,並引領相關歷史研究。 碩士:
 2-2 歷史專題研究與寫作的能力
 3-1 發現問題與主動探究之能力
博士:
 2-2 原創性的學術研究能力
 3-1 發現問題與主動探究之能力
2. 長期以來歷史學研究或分國別史,或分專門史或分斷代史加以探討,此一課程提供全球史、整體史及長時間歷史演變的歷史視野。 碩士:
 1-1 資料蒐集、解讀與分析能力
 2-2 歷史專題研究與寫作的能力
 3-1 發現問題與主動探究之能力
博士:
 1-1 資料蒐集、解讀與分析能力
 2-2 原創性的學術研究能力
 3-1 發現問題與主動探究之能力
3. 協助學生瞭解相關各種語文史料、也加強其閱讀英文史籍,以及結合實證研究與科際整合方法從事宏觀歷史論述的能力。 碩士:
 1-1 資料蒐集、解讀與分析能力
 1-2 跨學科研究的能力
 3-2 溝通表達與學術討論
博士:
 1-1 資料蒐集、解讀與分析能力
 1-2 跨學科研究的能力
 3-2 溝通表達與學術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