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同學勿隨意影印教科書 。
Please respect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shall not copy the textbooks arbitrarily.

科目代碼 SOC8011 課程名稱 文化行動與數位社會研究
英文名稱 Cultural Activism & Digitalized Society Studies
全/半年 必/選修 選修
學分數 3.0 每週授課時數 正課時數: 3.0 小時, 實驗時數: 0.0 小時
先修課程
課程簡介 我們具有各種身分,但因近十年來數位化與平台化的科技發展過程,我們日常生活、工作學習、娛樂與公共參與全面性地涉入數位使用、傳播/不傳播與互動/不互動。媒介化的社會越趨成形,然而媒介已經不只是一種中立的傳播管道,由發送訊息端,透過媒介管道,達到接收訊息端的過程,而是一個複雜且可能「多元」的傳播與交流過程。現代,無論透過各種媒介(臉書、youtube、instagram、tiktok等),似乎每個人都同時在發送訊息與接收訊息,並且透過這些訊息完成日常生活的所有任務。 從社會教育的角度來看,我們應該如何重新審視新媒體與社會的關係、新媒體與文化、新媒體與政治、新媒體與教育,以及新媒體與我們之間複雜關係,我們重新評估媒體使用與媒體訊息傳佈過程中所帶來的各種可能性與侷限,以及我們在社會教育的領域,我們如何進一步運用這樣的工具,與他人產生連結與對話。並且反思我們在何種情境中,如何透過各種界面(手機、平板、桌上型電腦、筆電、網路電視等),使用各種服務(社群、交友、影音串流、購物、政治參與與評論、遊戲、生活影像、訊息傳遞、公文信件等)的過程。 因此,本課程將透過幾個目前新媒體、數位科技與平台化公民社會等議題,開展我們對於新媒體對於社會教育領域的影響、創用與反思的視野,特別是新媒體/數位化媒介/傳播科技,不僅是為我們所用的工具之一,它更可能是一種理解傳播與文化的視野與體驗。如果社會交流形式的媒介化將是未來科技發展的其中一個趨勢,而如何公共且有效地善用媒介化工具,並且開創新的視野與新的工具、新的解決方法,也會是本課程的重要出發點。 本課程結合理論與實踐。上課方式基於授課、互動、案例分析討論與議程設計。 理論上,介紹新媒體在社會文化與教育的相關理論、近期歷史與發展過程,也同時包括社群媒體與傳播相關理論,並以實際案例研究分析為基礎。在實踐面向,透過案例分析,學生將探索新媒介與社會教育相關議題倡導與設計,並學習如何透過新媒介影響日常生活社會系統。
課程目標 對應系所核心能力
1. 本課程希冀同學在學習過程中得以擴展觀察/探問/分析當代數據化社會、傳播科技與文化的發展、歷史、概念 碩士:
 2-1 社教文化事業經營能力
博士:
 2-1 社教文化事業經營能力
2. 課程將培養學生進行各種對於當代數據化社會、傳播科技與文化的相關議題的想像力、問問題的能力、反思力,並且進一步應用各種方法,發展數據化與媒介化思考的方式。 碩士:
 3-1 社會教育專題研究能力
博士:
 3-1 社會教育專題研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