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學年第2學期課程綱要

@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同學勿隨意影印教科書 。
Please respect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shall not copy the textbooks arbitrarily.

一、課程基本資料
科目代碼 CLP5006 課程名稱 語言與認知
英文名稱 Language and Cognition
全/半年 必/選修 選修
學分數 3.0 每週授課時數 正課時數: 3 小時
開課系所 華語碩(職) 開課學制 碩專數位班 開課學程班別 海外華語師資數位碩士在職專班 開課年級
先修課程
課程簡介 本課程旨在引導學生們系統性地瞭解語言的認知歷程並掌握其在華語文教學之運用。非同步視訊課程中,學生們將學習語言學基礎理論、認知心理學的主題和研究法、檢視人類的語言認知處理;同步視訊課程強調師生之間的共同研討,各主題如每週授課內容所示。教學方式以講述理論為主,輔以研討與各主題相關之期刊論文、展示實驗派典和討論學習心得共同進行,期望培養學生們在該領域理論與實務並重之技能。
課程目標 對應系所核心能力
1. 瞭解語言學與認知心理學相關基礎知識與研究 碩士:
 1-3 能瞭解第二語言習得理論與華語教學的關聯。
2. 提升學習語言與認知之興趣 碩士:
 1-4 能認識各種主要的語言研究與教學法。
3. 具備研究語言與認知之能力 碩士:
 3-1 能進行華語文教學相關之學術研究。
4. 掌握研讀、分析、報告與評論相關期刊論文之技巧 碩士:
 3-8 能準時且有效的完成研究及教學任務。
 4-4 能遵守研究倫理。
5. 應用所學之語言與認知相關知識於瞭解日常生活現象並落實在華語文教學領域 碩士:
 3-4 能體會學習者學習語言的過程,給予支持並進行語言學習之策略教學。

二、教學大綱
授課教師 張瓅勻
教學進度與主題
第一週     緒論;作業1

第二週     同步課程:課程介紹、個人報告說明、平台使用提醒

第三週     大腦與語言;作業2

第四週     知覺與語言;作業3

第五週     知覺與語音;作業4

第六週     同步課程期初報告(I)

第七週     同步課程期初報告(II)

第八週     記憶歷程

第九週     認知與文字辨識;作業5

第十週     知識表徵與組織;作業6

第十一週   認知與語義

第十二週   認知與語義(續)

第十三週   認知與隱喻;作業7

第十四週   認知與語法

第十五週   認知與語用;作業8

第十六週   同步課程期末專題報告

第十七週   問題解決與創造力

第十八週   認知與華語文教學

教學方法
方式 說明
講述法 教師講述語言與認知相關理論、重要概念、特定主題之應用
討論法 Moodle數位學習平台設有每週討論區,課程亦安排了多次討論,激勵學生發問、思辯、發表並互相交流,從而增進對語言與認知特定議題之瞭解
媒體融入教學 教師使用Moodle數位學習平台與學生分享資源、製作教學簡報並錄製教學影片,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評量方法
方式 百分比 說明
作業 32 % 課程安排八次作業(每ㄧ份4分,形式包含:影片觀後評量、蒐集主題相關之資訊上傳Moodle或分享學習心得,每份作業之要求將於課程中詳細說明),同學需於規定時間前上傳作業。可以在規定時間前重複繳交;若遲交,需交至遲交區,酌情扣分。由教師評量。
課堂討論參與 18 % 同步課程討論參與、非同步課程觀看與討論。
報告 20 % 每位同學選擇跟語言與認知相關的主題,呈現個人對所選主題之思考(主要以圖片呈現,圖片數量3~6張,需回答WHAT-WHY-HOW 三個問題,並製作簡報與影片,影片時間4~5分鐘),細節將於第一次同步視訊課程說明。由教師評量。
專題 30 % 期末小組報告,主題為「華語文教學中的語言與認知」,各組於期末(第16週)呈現專題,細節與評分規準(rubrics)將於課程中說明。
參考書目

1. 戴金惠(2014)。生活、認知與中文教學。台北:新學林出版社。

2. 蘇以文(2005)。隱喻與認知。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3. 蘇以文、畢永峨(2009)。語言與認知。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4. Gleason, J. Berko & Ratner, Nan Bernstein (Eds.) (2012). The Development of Language (8th ed.). Boston: Pearson.

5. Schunk, D. H. (2015). Learning theories: An educational perspective. (7th ed.). New York, NY: Pearson

6. Ungerer, F. & Schmid, H-J. (2006).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 (2nd ed). Routledge.

另有教師推薦之期刊論文和補充教材,將根據同學們的研究志趣充分討論,定案後公告於Moodle平台。